一路无声,走到御书房,宣和帝忙的很呦,安宣城那边大旱,事关明年各地的粮食征收,马虎不得。
福进来禀报:“皇上,林大冉了。”
“让他进来。”忙了半,宣和帝觉得自己嗓子都冒烟了,猛地喝了两杯茶,林宇昭从外面进来:“微臣参见皇上。”
“起来吧,朕找你来是为了安宣城的事,安宣城多日不雨,照这样发展下去,怕是今年粮食颗粒无收,户部那边还有多少存粮,若是安宣城今年真的无粮食,可够各地百姓用度。”因为这事,宣和帝头发都白了好几根。
“皇上,如今户部存粮充足,但也不足以支撑咱们整个姜国一年用度。”往年安宣城征收上来的粮食占整个姜国七成,若是没了这七成,姜国民众肯定要饿肚子了。
“朝上为了安宣城大旱的事已经闹了好几日,也没有个好办法,爱卿,你可有良策啊。”之前运去的水早就见底了。
林宇昭也整日思考这事,他身居户部尚书高位,安宣城大旱与户部息息相关,旁人能置身事外,他一定不行:“回皇上,微臣以为,眼下当务之急是派人挖沟渠引水,这虽然是个笨办法,但也总好过让安宣城的粮食旱死。”
“挖沟引水,可是就算离安宣城最近河沟引水,也并非一两月完成,等沟渠挖出来,粮食也都旱死了。”宣和帝去过安宣城,知道安宣城地域有多广阔,在一望无际的稻田里,全是都需要雨水灌溉。
“可是皇上如果不这样做,安宣城在这样旱下去可就一点活路都没有了,咱们可以派人把两座城之间挖通沟渠,然后城内的岔路让安宣城的百姓们自行挖掘,这样也可以省下一些人力,今的粮食征收肯定会受影响,不如皇上下旨,告诉安宣城的百姓今年每户可以减少上缴粮食数量,每年安宣城征收来的粮食有八成分往各地,其余两成进了国库,不如今年只征收往年的四成,国库今年不留余粮,剩下的四成从国库拿出分往各地,这样一来也缓解了国库的压力,更缓解了骨国库的压力。”
林宇昭想了好几日,勉强想出了这个办法,安宣城已经大旱,百姓叫交不出征收是必然的,今若是只让他们交往年的四成,也不会有人不愿,毕竟这些粮食有一部分朝廷也是给银子的,如今少赚点银子度过旱灾,明年依旧可以东山再起。
宣和帝拿出地图仔细研究,安宣城大旱,连着周边三四个城市都无雨,若想引水,只能从四百公里外的青州引水,这还是最近的距离,这么大的工程,难啊。
宣和帝揉了揉眉心:“也只能如此,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这么长的河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不仅如此还得防止有人使坏,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林宇昭和宣和帝在御书房商议了许久,最终定下从两条路引水,一条在安宣城的南面,另外一条在安宣城的北面,两路同时修建,至少要动用五万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