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一门忠烈,并不是说说而已,除了老令公战死沙场外,七个儿子中有六个都战死了,不是有句歌谣说得好吗。
“大郎替了宋太宗,二郎短寿一命亡。”
“三郎马踏如齑粉,四郎失落在辽邦。”
“五郎出家破红尘,六郎执着保家邦。”
“最堪七郎结局惨,乱箭之下把命殇。”
“射了一百单三箭,七十二箭透心穿。”
说的是大郎杨泰,字延平,善使一杆屈卢浑金枪;随太祖征讨南唐时立了头功,加封为忠孝侯、位列当朝八少阳侯、官拜代州节度使。
娶妻花解语,次妻周云镜;因其与宋王赵匡义相像,金沙滩双龙会代宋王而死,曾一箭射死天庆梁王。
二郎杨永,字延定,善使一杆八宝赤金枪;随太君扫北,阵前曾连斩北国十八员上将,后来加封为义勇侯、代州观察使,娶妻耿金花,次妻邹兰秀,闯重围时,为保兄弟们闯出重围力举千斤顶,在没有还手之力时被辽兵乱剑砍死。
三郎杨勋,字延光,善使一杆透甲缕金枪;随太君扫北,在北辽阵前斩将夺旗,官封忠武将军、代州防御使,娶妻董月娥;金沙滩一战,被马踏入泥而死。
四郎杨贵,字延辉,善使一杆菊花点金枪;也在阵前立功,封明威将军、代州团练使,娶妻孟金榜;金沙滩一战被俘。
万般无奈之下,将杨姓拆木易,与铁镜公主匹配为夫妻,十五年后,过关探母,助宋破辽,多有功勋,得以与家团圆,是七郎八虎中唯一长寿的人。
五郎杨春,字延德,善使一杆独角皂金枪;瓦桥关前单人独骑踹辽营,生擒过辽国郡马耶律高,官封宣威将军、殿前司马、步军都指挥使,娶妻马赛英。
金沙滩一战,受伤,后皈依佛门,五台山为僧,后为大破天门阵出山。
六郎杨景,字延昭,善使一杆素缨錾金枪;在铜台关追车救驾,官封保灵侯、殿前司左右金枪班都指挥使,娶妻八贤王的御妹郡主柴美容。
七郎八虎中唯一在金沙滩一战中返国之人,三关兵马大元帅,后病死于关外。
七郎杨希,字延嗣,善使一杆虎头乌金枪;在铜台关箭射辽将救驾,官封敏烈侯、殿前司东西招箭班指挥使,娶妻呼延赤金;幽州一战横勇无敌。
因在争帅印擂上打死太师潘仁美之子潘豹,被潘仁美用酒灌醉后绑在百尺高杆上用箭射死,共射一百零三箭,其中七十二箭箭穿前胸,后六郎杨延昭将潘仁美在黑松林除掉。
八郎杨顺,字延顺,善使一杆荷包滚金枪,官封殿前虎旗飞猛军指挥使,娶妻蔡绣英。
八郎是令公后来收的螟蛉义子,乃是他王令公的遗腹子,本名王顺。
当年老令公不肯归宋,河东刘王又受反间计挑拨,派兵围困应州。辽军乘机出兵征讨老令公,令公腹背受敌,是王锦冒死突围搬来呼延赞解围,后来重伤而死。
令公收养小王顺,怕他长大后和全家人生分吃苦,故没有对他明说,就更名为杨顺,表字延顺,杨八郎小小年纪在头年里也被赐了个殿前虎旗飞猛军指挥使。
金沙滩一战中,八郎被辽掳去,改名王司徒,娶妻青莲公主。
其忠义如斯,令人泪目。
此外不仅杨门男儿尽忠报国,女儿也一样,杨门女将的名头并不输于杨门虎将,其中最出名的有。
花解语,杨大郎正妻,乃是征讨南唐时候著名五少阴将之一,素珠圣母之徒,太祖加封正一品夫人,乃是一代杨门女将的头领。
只因金沙滩、双龙会后,花解语出家离府,长儿媳之位继由周氏代理,故而后来十二寡妇之中,已无花氏。
周云镜,杨大郎次妻,周氏为原北汉降将汾阳铁旗令公周审义之女,后为十二寡妇之首,家传铁旗藏刀法,智慧机巧、指挥有方。
耿金花,杨二郎正妻,为原北汉降将泽州花刀令公耿忠之女,人号“大刀耿二娘”,一柄大刀虎虎生风,有万夫不当之勇。
邹兰秀,杨二郎次妻,为原北汉降将宪州花枪令公邹铜之女,人号“花枪邹二娘”,家传梨花枪法,后此枪法传杨门后人,乃是杨家枪的由来之一。
董月娥,杨三郎妻,为原北汉降将忻州铁弓令公董镇洪之女,箭法超神,人号“神射董三娘”。
孟金榜,杨四郎正妻,为原北汉降将代州铜锤令公孟志远之女,力大无比,人号“神力孟四娘”。
耶律金娥,杨四郎次妻,辽国萧太后次女铁镜公主,又称碧莲公主。
因为杨四郎延辉在宋、辽金沙滩一哉中,被辽掳去,改名木易,与铁镜公主结婚。
十五年后,四郎听说六郎挂帅,老母佘太君也押粮草随营同来,但无计过关见母,愁闷非常。
公主问明隐情,盗取令箭,使四郎趁夜混过关去与杨家团聚。
这边是戏曲里大名鼎鼎的四郎探母。
马赛英,杨五郎妻,也有人称其为罗刹女,为原北汉降将石岭关长眉令公马信之女,善使九股练索。
柴美容,杨六郎正妻、金花公主,为后周主柴荣之女,宋太祖赵匡胤敕封皇御妹金花郡主。
王兰英,杨六郎次妻,善使双刀,人号“双刀王兰英”。
此外还有呼延赤金,杨七郎正妻,为铁鞭王靠山王呼延赞之女,平北王忠孝侯呼延守勇、忠勇侯呼延守信之姑姑。
杜金娥,杨七郎次妻,七虎幽州一战时七郎出重围搬兵与其相遇,在杜家山结为夫妻。
会灭兵接刃之术,也就是空手接白刃,武艺出众,使三口飞刀,百发百中,杨府内外皆尊之。
蔡绣英,杨八郎正妻,为原北汉宰相蔡融之女,蔡融后投辽国,任南府宰相,佘太君破辽国四门铁旗阵时替八郎招收其女为儿媳,一同破阵。
耶律银娥,杨八郎次妻,辽国萧太后三女玉镜公主,又称青莲公主。
杨琪,也称杨八姐,字春花,使梨花嵌金枪,嫁火山军部将、殿前司铜锤班指挥使,铜锤程普。
据说程普乃南唐鲁国公程飞虎之子,即程咬金后人,程飞虎阵前丧命,托孤于高怀德,后为老令公收养于火塘寨。
杨瑛,也就是杨九妹,字秋菊,使朝阳灿金枪,嫁火山军部将、殿前司银戟班指挥使,银戟张文。
据说张文为河东绛州银戟令公张公谨之孙、小奉先张达之子,自幼寄在杨家。
还有杨排风,杨府烧火丫头,使一条烟火棒,后来杨门女将出征,都以其为先锋。
杨排风自小无爹无娘投入天波府为仆,与杨七郎、杨八姐、杨九妹等小辈弟子一起长大,是以年纪不大,辈分却高,乃是杨家第二代子弟。
曾随穆桂英一同出征,立下赫赫战功,巾帼不让须眉,是杨门女将中数一数二的高手。
最后便是最出名的穆桂英了,杨六郎长子杨宗保之妻,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
因阵前以杨宗保交战,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
只可惜,此时杨家将中男儿几乎已经全部为国战死,只留有杨六郎也就是杨延昭,为三关兵马大元帅,威震辽邦,后病死于关外。
其子杨宗保继任三关兵马大元帅,坐镇宋辽夏三镇边境,总督三关军务,因为有他在,李元昊也才不敢太过放肆,不然说不定早就打过来了。
除此,杨家将的这一代,便只有杨文广一个男儿,以及一个姐姐杨宣娘,以及一个妹妹杨金花,都是杨宗保的子女。
三大将门中,除了杨家将外,第二出名的,便是呼家将了。
铁鞭王呼延赞,同样为国立下赫赫战功,太祖亲赐呼家一根打王金鞭,上打昏君,下大馋臣,为大宋朝的实权武将去。
这一代呼家的领头人是呼延得模,有两子两女,呼延庆、呼延平、呼延梅仙和呼延采鸾。
不过因为得罪了太师庞吉,呼延家的势力已经大不如前,再加上在满朝文官的打击下,几乎已经不在担任地方武将,只是担任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算是在满朝文武的眼皮子地下办事,时时刻刻都被看着。
排名第三的则是种家将,种家将属于后起之秀,并不如杨家将和呼家将那样拥有辅助太祖开国的从龙之功,当也不可小觑。
因为朝廷一直在打压杨家和呼延家在军中的影响力,同时也一直在提拔新的武将来制约和分化这些老牌的武将世家。
钟家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有能力,还听话,所以总领西北政务的范仲淹一到地方,就大力提拔钟家的领头人种世衡,以他来制约总领军务的杨宗保,想要瓦解蚕食他手中的兵权。
毕竟现在还有这样强力的一个武将坐镇边塞,总领三关军务,麾下数十万精兵强将,实在是令满朝文武难以心安,睡都睡不踏实,生怕发生点什么。
此时,种世衡也是奉范仲淹的命令,来回京述职的,像赵祯报告西北边塞的情况,顺便索要更大的权利,来分化杨宗保手中的兵权。
此刻,想不到三大武将世家联袂而来,不光一种百姓们震惊了,就连赵祯都是有些震惊了,在这三大将门面前,当然,跟准确的说,实在杨家和呼延家面前,他是不敢有丝毫托大,至于钟家,还属于小打小闹,正在创业阶段,不用太过在意。
毕竟这两家可都是有太祖御赐的兵器,上打昏君下大馋臣,虽然更多的是说说而已,没有谁当真,但是,还是让他头皮发麻。
毕竟要是真把这两家惹毛了,人家真较真了,你是给他打,还是不给他打啊?
当然,更多的,则是对这两家的敬重,因为他们真的是为国尽忠的典范,有他们在,才有此时的赫赫大宋,不然,当年宋辽之战,没有他们挺身而出的话,指不定成了什么样子呢。
再加上赵祯本来就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千古第一仁君嘛,并不会主动找人麻烦,相反还有些小受性质,一直都逆来顺受。
至于打压武将,也并不是他的本意使然,很多都是朝廷的规则和满朝文官的撺掇,让得他不得不这么做。
但他已经在极力平衡这两边的关系了,不然,依照那群文官的性子,现在那还有什么杨家啊呼延家啊,全都赶回家去种红薯去了,那还能带兵啊,还三关兵马大元帅,天真。
可就算如此,他还是越来与难以控制住这种重文轻武的局面了,朝廷的天平几乎一边倒的像文官阵营偏去,此次范仲淹去西北总督政务,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为范仲淹名为总督军务,实则是想把杨家手里最后的兵权也给收回来,同呼延家一样,将杨宗保给赶回来给个闲置养老,当什么三关兵马大元帅,给我养马去吧,好让朝廷诸公安心。
赵祯心里虽然跟明镜似的,却也无可奈何,因为文官阵营坐大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从太祖皇帝定下朕与士大夫共天下后,就注定了。
现在已成既定事实,他就算是想改也没办法,会被一众文官的怒火给撕成粉碎。
他也不知道,当武将里仅剩的独苗被彻底打压下去后,失去了文武制衡,本就嚣张到极点的文官们会更加猖狂到什么模样,但他知道,这对大宋朝堂来说,恐怕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可他性子懦弱,不敢改变,也害怕改变,怕一石激起千层浪,造成什么无法挽回的后果,所以只能是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蓦地,是不由想到了李小鱼,觉得这小子,他能行吗?
据八皇叔给自己写的信上说,这小子可不太待见文官,反而希望在武功上建立赫赫威名,重现太祖时代的荣光,他真的能做到吗?
时间也来不及赵祯多想,只是思索了一瞬后,他便满脸热情的朝着佘太君和呼延得模等人走去,喜笑颜开的说道。
“哈哈,老太君,呼延将军,你们怎么也来了,可真是叫朕……不对,本官惊喜啊,来来来,这边坐这边坐,可千万别把老太君你给累着了。”
……
……
……
(真的是有点卡文,感觉脑子有些乱,因为听过评书或戏文的朋友都知道,杨家将的体系实际上很乱,开头还好,后来无数明清的小说家多人写同人文,越写越乱,连什么神鬼妖魔都出来了。)
(包括呼延家也一样,以及更之后支线杂乱,有十二寡妇征西,狄青扫北,呼延家被迫造反等,都是不同的体系,要把他们揉杂在一起真的很不容易,乃至于朝堂冲突,真实人物虚构人物的冲突,真是让作者菌头大,所以拜托大家多多支持一下吧,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