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车》:发誓会好好爱你
一位赶大车的小伙子和一位姑娘相恋了,小伙子赶着一辆盖有青色车篷的大车在奔驰着,在轰隆隆的车声里,他心潮澎湃。他赶到和姑娘约好的地点,姑娘已经在那里等他了。小伙子冲着姑娘喊道:你到底敢不敢和我轰轰烈烈地爱一场!小伙子很冲动,但面对姑娘的迟疑,他的心中顿时产生了痛苦。小伙子明白,姑娘犹豫是因为她的父母不同意他们的这段爱情。因此,摆在面前的是,姑娘敢不敢、能不能不经过父母的许可就和小伙子私奔,结成夫妻。这是姑娘的终身大事,不能不慎重考虑,因为一旦遇人不淑,又背叛了父母,那么自己的下场就十分悲惨了。
小伙子此时已经明白姑娘的处境和心思了,于是他指天发誓,他会永远忠于爱情,即使生不能同床,死后也要同穴。对于古人来说,指天发誓是十分慎重的行为,这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时代极为庄严的仪式。因为他们相信,违反了诺言是要受到天谴的。小伙子慎重的发誓,从情感上来说,已经圆满地解答了姑娘的疑虑,使姑娘可以放心大胆地投向恋人的怀抱。这一对恋人,一定会高高兴兴地驾着大车,奔向相爱相伴的幸福生活中去。这是两颗多么年轻,多么忠贞于爱情的心啊!
大车奔驰声隆隆,青色毛毡做车篷。难道我不思念你?怕你不敢来相逢。
大车慢行声沉重,红色毛毡做车篷。难道我不思念你?怕你私奔不敢动。
活着居室两不同,死后要埋一坟中。如果你还不信我,太阳作证在天空。
《丘中有麻》:年轻火热的爱情
在《诗经》的那个时代,男女之间的情爱关系是比较宽松自由的,特别是在农村,男女青年自由交往、野外幽会是非常普遍的。这并不是后来儒家君子所指斥的乱为,而是青年男女择偶的一种正常方式。这和我们国家有些少数民族至今还保留着的对歌择偶,赛马择偶一样,带有原始民族婚配的形式。两千多年前黄土高原上自由的婚恋关系,让无数青年男女懂得了什么是柔情蜜意。
一位女子,在美美地回忆着自己和心上人在一起的快乐情景。那与肩齐高的野麻地里,那一片片密密的麦田垅间,那一颗颗绿荫浓郁的李子树下,都是姑娘与心上人浓爱激发的地方。所以,当姑娘回味起那种强烈的情爱行为时,总也忘不了那些神奇的地方。他们在野麻地里、小麦垅头、李子树下,演出过一次次激情的戏剧,付出了整个身心。他们的爱情是真实的,也是牢固的,他们并没有追求一次性的疯狂,而是让纯真的爱掀起一层又一层的热浪,永久地持续。
男子送给女子一块佩玉,他用物质的形式,把非物质的爱情关系确定下来,以玉的坚贞纯洁牢固来表示两人爱情的永恒。可以想像,以后姑娘与男子可以共结连理,成家育子,延续生命。一个美满的家庭,将延续那一段热烈纯真的爱情,这也是女子在歌唱爱情时寄托的最大希望。
记住那土坡上一片野麻,那里有郎的深情留下。那里有郎的深情留下,还会见到郎缓缓的步伐。
记住那土坡上一片麦田,那里有郎的爱意缠绵。那里有郎的爱意缠绵,还会与郎再来野宴。
记住那土坡上一片李树林,那里有郎的真情爱心。那里有郎的真情爱心,他赠送的佩玉光洁晶莹。
*********
国风·郑风
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郑国吧。
郑国是西周末期至战国初期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周宣王二十二年,宣王封自己的弟弟友为郑桓公,郑桓公成为郑国的第一任君主。郑桓公一开始的封地在郑地,桓公为周幽王担任司徒一职。后来他看到周王室出现了许多变故,似乎感觉到了大难即将来临,于是他把自己的百姓迁徙到东虢国和郐国之间,也就是今天的河南荥阳一带。后来郑桓公死于国难,他的儿子郑武公灭掉了东虢国和郐国,定都于今天的河南新郑。
郑城位于中原腹地,依山傍水,气候温润,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居住,也有利于农业生产,战略位置方面更是可攻可守。不仅处于郑国的中心位置,而且距离东周的都城洛邑也不远,水陆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是往来的必经之地。郑武公在灭掉东虢国和郐国等小国之后,继续扩张领土,到了第三代君主郑庄公时期,郑国的扩张达到了顶峰。
公元前772年,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谋划夺取哥哥郑庄公的君位。庄公发现后,巧设心计,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段,诱使共叔段得寸进尺,愈加骄横,然后庄公最终打败了共叔段。成功处理了内政方面的问题后,郑庄公实现了国力的统一,从而为争霸中原奠定了基础。当时郑庄公担任周王室的卿士,是辅佐周平王的重臣,权力非常大,这也为他借助周王的名义来讨伐不听话的诸侯创造了条件。公元前721年,也就是郑庄公平息共叔段的第二年,他开始发兵攻打临近的卫国,从此走上了扩张的道路。
周王室的东迁,主要依靠的就是郑国和晋国的力量,因此周王室和郑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但随着郑国的日益强盛,周平王担心朝政大权会被庄公操纵,于是他刻意削弱庄公的权利,准备将一些事物交给西虢国的国君虢公来掌管。庄公为此非常怨恨,平王畏惧庄公,只得否认了这件事。但是庄公还是不信,于是平王和庄公各自把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交给了对方。历史上称这件事为“周郑交质”,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此时的周王朝已经衰弱无力了,才使得郑国如此强横。而且,那个时代的诸侯之间,是互相提防戒备和弱肉强食的。
周平王去世以后,周桓王即位,庄公为了向周王室示威,先后两次派兵强割周王室温地和洛邑的庄稼。周桓王对庄公的做法十分恼火,因此对郑国也采取了强硬的态度。在后来,郑庄公朝见周桓王的时候,桓王故意对他无礼,以此作为报复。随后,周桓王又任命虢公为周王室的右卿士,来分散庄公的权利。善于谋略心计的郑庄公意识到,如果此时与周王室交恶的话,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处,于是他采取了忍让的态度。同时,庄公励精图治,开疆扩土,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
公元前714年,北戎部落乘中原诸侯国连年混战之机,南侵郑国,郑庄公亲自率军抵御。当时的北戎兵骁勇善战,而且在地形上又不利于郑国的兵车作战,庄公为此非常忧虑。郑庄公的次子公子突认真分析了北戎军的弱点后,认为北戎的军队散漫而不严整,贪财而不避亲疏,出现打胜的趋势就争先恐后、不顾军法,出现打败仗的趋势就自顾逃命也不能互相掩护。公子突认为应该采取伏设诱敌的办法,然后分而歼之。
郑庄公同意了这种办法,于是分三处埋伏,命令大夫祝聃率领一支看似不刚强的部队先出阵求战,和敌人一接触就佯装败退。北戎兵不知是计,被诱入郑军的埋伏圈。郑国三处的伏兵把北戎军分为了几段进行攻击,使得北戎军首尾不能相顾。祝聃又率领部队反戈回击,造成了前后夹攻之势。北戎军的后续部队没有办法营救,遭郑军伏击的北戎前军被全部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