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治世能臣,王佐之才!(1 / 1)

经过刘伯温的劝说,朱元璋打算成立商务部,但是在此之前,他还要向百官征求意见。

第二日,奉天殿上,朝会刚刚开始。

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便直接向文武百官说道:

“大明如今国家安定,但是商业凋敝,咱打算在朝廷内新建一个部门,专司商业之事,尔等以为如何?”

闻言,刘伯温,李善长彼此相视一眼,眸中带着隐晦,皆垂着头颅,没有说话。

对于朱元璋的这个新奇想法,其余大臣们皆感到十分惊讶。

商人的地位有多低下,这究其根本是谁的原因?

说白了,大明自从建立以来,朱元璋可谓是对商人多番打压,看不起瞧不上不说,那在缺钱的时候更是直接将商人抄家灭族,翻脸无情利用的彻底。

要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但是朱元璋跟别的皇帝又不同,他自幼就对商人有着天然的厌恶,商人在他心中跟贪官一样可恶,对于商人朱元璋自然不会手软。

可是现在朱元璋的态度居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顿时让朝臣感到无比的困惑。

虽说朱元璋偶尔会有奇特的行为,但新建部门这种事,且还是对商人的专属部门,这个想法丢出来,直接砸的这群大臣们有些手足无措。

殿中的户部尚书吕昶更是觉得十分惊奇,率先开口问道:

“皇上是想要发展商业吗?”

不等朱元璋回答,吕昶便自顾自的说道:

“咱们大明自开朝以来,皇上就是施行重农抑商的国策,如今皇上想要大兴商业,对如今的大明来说,恐怕并非是好事。”

“现在大明百姓虽然安定,但是因为咱们大明不过刚刚建立六年的时间,而老百姓也仍然十分贫困。”

“此时发展商业,劳民伤财不说,商品的价格也会不断上涨,对百姓也是一种负担。”

“还请皇上三思而后行。”

其他大臣听后,也忍不住连连点头。

重农抑商确实是咱实行的,但那是以前,现在大明经过李进那个狗东西的折腾,已经不似从前那般了。

想到此处,朱元璋摸了摸下巴,朗声解释道:

“咱不是说要大兴商业,而是因为商业一向太过自由,无人约束,时间久了,就会容易出一些岔子。”

“成立商务部,将商业纳入大明朝廷的管理范围,如同农业一样,如此一来,便可避免商人有什么不妥行为。”

朱元璋话音刚落,一旁的礼部侍郎赵星泉便上前谏言道:

“自古以来,朝廷不与民争利。”

“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

“朝廷若是将商业强制管理,只怕很多官员会以此牟利,甚至导致百姓无以为生,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赵星泉乃是江南赵家大族,他们家中世代经营瓷器,可以说腰缠万贯。

他之所以反对朱元璋成立商务部,原因很简单,与民争利。

只是这个与民争利,不是跟百姓争利,而是跟他们这些世家大族,争夺利益。

毕竟升斗小民的死活,他赵星泉并不关心,他只是担心日后朱元璋成立商务部,真的要整合商业,那他们家的瓷器生意,就可能要变成朝廷的了。

一旦成为朝廷管理,那之后的利益牵涉,恐怕就不是赵星泉不愿看到的了,损害自身利益的事情,赵星泉又怎么可能赞同?

没想到自己的提议接二连三的被驳回,朱元璋心中一股子怒气蹭蹭上升,他目光幽幽的看向面前的这群大臣,寒声说道:

“商务部的作用只是为民做主,而并不是让这些人去做生意,也更不是借此勒索百姓。”

说到此处,朱元璋将森冷的双眸扫向了赵星泉,语气森寒,犀利询问道:

“咱看赵大人,你不同意,是怕咱去抢你们家祖传的瓷器生意吧?”

朱元璋建立锦衣卫,朝中三品以上大员情况,他大都知道。

赵星泉身为礼部侍郎,朱元璋又怎么可能不理解。

朱元璋一句问话,愣是把赵星泉吓得冷汗直流,忙不迭的辩解道:

“皇上啊,臣…臣不是那个意思,臣只是...”

朱元璋直接打断道:

“那是咱误解赵爱卿了。”

“难道赵爱卿愿意将家中生意,献给朝廷?”

听闻此言,赵星泉顿时感觉一股凉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支支吾吾的愣是不敢开口。

其余大臣们也是垂着头颅,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就怕被朱元璋注意到,毕竟这些官员,背后哪一个没有家产支持的?

就凭明朝的俸禄,他们早就饿死街头了。

见赵星泉这副勉强的模样,朱元璋脸上的笑意直接消失不见,接着就是冷哼一声,不再看他,而是朝其他人问道:

“朕的提议,诸位以为呢?”

有了赵星泉做榜样,殿内更是没有人再敢开口,最终商务部在朝堂上通过成立,朱元璋宣布由刘伯温担任商务部代理尚书,即日起开始组建商务部,管理天下商务。

商务部成立之后,大明各个地方商人,弹冠相庆,而后越来越多的商会开始在大明各地建立。

有了朝廷的号召,那些地位极其低下的商人闻声而来,纷纷踊跃加入了朝廷商会之中。

毕竟对于商人来说,他们一直以来都是被朝廷嫌弃的一部分群体,而如今朝廷突然凯恩,准备接纳他们了,这种情况使得大批的商人都耐不住吸引,皆纷至沓来。

有了商人的加入,越来越多的银子也被投入到了大明各处的建设之中。

而商务商会的运作,也开始发挥了相应的作用,商人们抱团进行买卖,这种活跃的商业氛围,为商人大大减轻了寻找商品的成本。

成本下来之后,价格自然也会下来,毕竟朝廷明令不得提高商品价格,要不然影响正常的商品经济,朝廷就要对这些商人进行重罚。

不过不用提高价格,商人的成本也大大减少,商人们的利润不降反增。

而百姓也从中得到优惠,由于李进的提醒,朱标在奏折中强调粮价的重要性,粮贱伤农,被朱元璋明确指出,不得降低和增加粮食的价格。

农民的利益得到保证,商品的价格却是越来越低,大明百姓的积蓄,也在缓慢增加。

当然,最终受益的还是朝廷。

朝廷对商人的态度,越来越开明,服从于朝廷的管理当中,也使得商人们经商不再束手束脚,他们大力合资,借着朝廷这个橄榄枝,银子越赚越多。

商人银子赚得多,那么朝廷的税收也大幅度暴涨,户部国库收入越来越多,朱元璋对此是大为惊喜。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商业税收就比往年要多出一成,虽然现在朱元璋对这些银子有些看不上,但是其中的寓意,却是无法言喻。

朱元璋愣愣的听着刘伯温的汇报,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李进的身影:

治世能臣,王佐之才!

最新小说: 求而不得 出家为尼后,哥哥们跪求我还俗 重生娇女总想逃,禁欲侯爷抱着哄! 踹了渣夫后她宠冠六宫了 海王破产后被金丝雀反钓了 江山遍地修罗场 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 综影视:女配有了金手指 赵煦穿越到燕州 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