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老小越老越小!
外婆到了这个年纪,有这样的性格,周良安丝毫不会觉得奇怪。
相反,周良安会设身处地的站在外婆的角度上替外婆考虑考虑。
此时的外婆心里肯定在想,他那个可怜的于文静小宝贝一个人在家不知道该有多可怜,就两岸这个没良心的居然要安排他和李文杰双方的家长见面了,那不是离他们结婚的日子就越来越近了,他们两个结了婚,我的于文静宝贝该怎么办哟?
周良安,这个时候下意识的瞅了瞅母亲,洁党的股票已经拉升涨停了,你身为党首,这个时候是不是应该装模作样的表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呢?
吴春华似乎知道儿子在打什么主意,于是堆着满脸笑容,跟老母亲说,“平常良安不在家的时候劝你多吃点,你也吃不下去,你不是最心疼宝贝这个外孙吗?外孙给你拿的馒头你好歹吃两口。”
“哼哼!”
外婆的冷笑表示他已经听到了女儿的话,但是非常不屑。
吴春华其实一直都想找个时间跟老母亲好好谈一谈这件事情,既然周良安今天已经开了头,周良安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择,于是她说,“妈,你看梁安今年也不小了,文洁,还比两岸大两岁,这女孩子年纪大了一直不结婚,旁边的人闲言碎语倒是挺多的,这对人家影响也不好。”
“就算我们不着急人家姑娘的父母总得着急吧?”
“良安说的也没错,年前的时候两边家长见见面,那就见一见,我们不是跟文静的父母也见过了吗?”
“只是见见面也不代表什么!”
以前碰到这种问题的时候,外婆向来是装聋作哑,今天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却甩给吴春华一张冷脸,动了动他的婆婆嘴,“文静的家庭跟文洁不一样。”
“文静的父亲有残疾。”
“他们家是农村的!”
“本来就感觉低人一等,所以不会对我们家提什么要求,良安就是看中人家不主动提,就可以一直这么拖着。”
“文静的父亲好面子,总不可能拿刀架在周良安的脖子上,逼着良安把文静给取了吧?”
外婆冷冷的看着良安一眼,就像把周良安心中的那些花花肠子全部都给看透了一样。要不说人老成精了,周良安这点小把戏在外婆的面前还不够看。
周良安叹了一口气来表示外婆猜的真准。
外婆又说,“文洁的父母当初也是单位上的职工,家庭条件不错,这些年听良安说也在外面做小生意,说起话来是有底气的,你们刚才也说了文洁的年纪不小了,人家急着结婚,那么闹着就过年之前双方家长见一面,基本上就可以把他们两个的婚事定下来是不是?”
这一番话让吴春华顿时哑口无言,基本上跟吴春华猜想的是一模一样的。
“你以为我老了就想糊弄我,你们想的美。”
周良安又看了看母亲,那眼神就是在暗示吴春华,赶紧把你的绝招都用出来。
吴春华原本就是一个非常善良的性格,有时候甚至是烂好人,在这种做选择的事情之前,他心里虽然已经有了主意,一想到周良安要选择李文洁,主观意识上虽然同意,但一想到周良安慧对于文静带来伤害,心里又是一阵难过。
妈,你要是没招了,那就轮到我上了!
周良心中嘀咕了一句,把碗里的饭刨了干净之后再看着外婆,笑眯眯的说,“外婆你就别生气了,你们跟李文洁的父母见面,不妨碍我跟于文静在一起。”
吴春华的反应特别快,甩手狠狠的给了周良安的背后一巴掌。
这应该是吴春华打得最狠最响亮的一次。
以前周良安还会吆喝一下,甚至会躲,然后缩头缩脑的跑掉。过两天又是一条好汉。
但是周良安今天坐在位置上动都不动,跟块石头一样,吴春华愣住了,她虽然嘴上不说,但是也看得出来,周良安这是吃了秤砣铁了心。
“你还非得两个都要是不是啊?”
是三个!周良安心想着,不过为了不将矛盾加剧,周良安,还是面无表情的说,“手心手背都是肉,让我放弃谁都不可能,大不了我就跟他们坦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了!”
周良安已经将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不管修罗场以任何方式爆发,周良安都会坦然的去面对,反正就是全都要。
周良安一副生死看淡的样子,确实让吴春华有点担心。
不过吴春华扬起巴掌又狠狠的给了周良安几下,“你还给我受了多大委屈一样,你不要以为你一副装死的样子,我就不打你。”
周良安放弃抵抗,把馒头掰成一块块的喂着外婆吃,“外婆你多吃点,放心吧,我一定不会抛弃你的文静小宝贝的,我现在就去看她。”
等到周良安走了以后,吴春华在饭桌子面前,坐了很长时间都没有起身。
最后还是外婆说,“良安已经大了,不论他做什么选择,我们都只有接受,反对是没有用的,就算人家的父母到时候拿刀架在他的脖子上,我大不了拼了我这条老命,给他们赔罪嘛!”
吴春华本来应该感动才对,他不可思议的看着母亲,“妈,你这是在助长良安的歪风邪气!”
外婆说,“我今年都80了,旧社会过来的人,不知道什么歪风邪气,我只知道家和万事兴,我能接受文静,就能接受文洁,你让我非要选一个,那我选文静,你选谁?”
“当然是文洁!”
外婆撸了撸嘴,“那不就对了!”
果然是母女俩都有着自己的坚持,谁也不肯妥协,周良安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才有胆子,两个都要,关键是还能让他打着孝顺的幌子,胡作非为。真是个狗东西。
周良安上午去了一趟公司,跟谢龙他们打了个照面,王建国、江海滨、徐长远、苏荷、黄达、叶明春他们都回来了,四海捷报频频,这也预示着,九五年,四海是丰收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