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唤我来所谓何事?”朱距走进端木靖的房间,看到端木靖正做在床头。
端木靖揉了揉眼:“我又梦到先祖了……”
朱距一脸激动地说道:“你是说大儒子贡?”
“嗯,这一次,梦到先祖与孔圣地一次谈话,好像还有其他弟子在一旁。”
“那,师兄你可曾见到孔圣以及众人的容貌?他们都了些什么”
端木靖摇头:“梦里明明看的很清楚,一醒来,就记不得什么了。
我只记得,先祖说了句,贫而不谄,富而不骄。”
朱距皱眉:“可是诗经中的那段?”
“对,就是诗经的学而”端木靖点头
诗经,是孔圣逝后,众弟子记录了他所说的话而编写的一本书,据说书成之日,灵气冲天好几个月不散,学成此书者,便可成孔圣弟子之一,很多儒生一辈子都想得到此书,而书成时,周围的百姓吸到了灵气都延寿了百年。
随着众弟子一个一个逝去,法家逐渐崛起,儒家逐渐没落。
秦一统时,此书竟下落不明了,此时发生后,天下儒生纷纷捶胸顿足,感慨颇多。
朱距问道:“师兄,那咱们还去拜见寒封城主吗?”
“贫而不谄,富而不骄,贫而不谄,富而不骄……”端木靖不停地呢喃道,随后摇头,:“不去了,把咱们带来的粮食,按往日的均价卖给这些百姓。”
“按均价?现在这些店铺可都涨疯了,咱们就算不趁机大涨价,也应该捞点啊”
端木靖却说道:“可取利,但不能忘义,之前咱们商队来到寒封,也是靠这些百姓捧场才卖的出去货物,如今那些店铺欺压他们,咱们不去帮助他们,那就是同流合污了。”
朱距撇嘴:“好吧”转身去执行……
一辆戎车上,三个男人正在车上,一个半依靠在车左边,一个昏倒在车右边,还有一个,正满头大汗,手握缰绳,策马疾驰。
吴武浑浑噩噩地,自己浑身倒下都很痛,自己甚至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没有。
只有模糊的感觉,感觉自己在一辆疾驰的车上,车还很是颠簸。
亏对先祖啊……
吴武的先祖,出生在战国时期那个国弱家贫的魏国……
吴起小时候是一个无赖,经常耍弄枪棒,惹祸找事,他的妈妈一骂他,他生气咬破了手臂,然后给母亲发誓,从今天开始就出游,如果不坐上官位,就不回家。
于是一直到他母亲去世的时候,吴起也没回家奔丧,而是对着天空大哭三声,就把掉下来的眼泪收进去了,就像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一样,导致他的老师都以为他没有任性,不认他做学生。
后来先祖吴起从卫国跑到鲁国后,然后拜在孔子门徒的门下,因为学习十分的刻骨,被齐国的大夫看中了,于是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娶到妻子之后,两口子过得十分的恩爱,日子过得也是十分的幸福,一直到后来,吴起因为不回家给母亲奔丧,老师很是生气,然后便把自己先祖逐出师门。
吴起就改学了兵法,吴武自己的这身兵法,便是祖上传下来的,而先祖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学的很是精通,学成之后就到了鲁国,得到了鲁国大夫的举荐,鲁穆公也任命他为大夫,吴起终于做到了一直想坐的官位。
在那个时候,齐国的相国一直都想谋权篡位,但是又害怕鲁国和齐国的时代婚姻,如果他有什么动作的话,万一发动兵力,对自己是不利的选择,于是他决定先下手为强,先攻打鲁国以立威信。
鲁国大殿内,鲁相公仪休正在向鲁穆公推荐吴起为统帅去迎敌:“欲却齐兵非吴起可。”
穆公撇了眼鲁相,“卿,所言有理”
虽然答应,但是还是不想用。
鲁相公仪休很是纳闷,“臣斗胆问讯,公为何不用其否?”
穆公答道:“我当然知道吴起有将才,但他的妻子是田宗的女儿,至爱莫如夫妻,你能保证吴起会卖力抗击齐国吗?”
次日公仪休来到吴起的住宅,“吴将军”
“鲁相!快请坐请坐,来人啊奉茶!”吴武招呼着公仪休入座,几个仆役端来茶水,两人先是客套的互相敬茶,接着一饮而尽。
茶喝完了,“咳咳“公仪休清了清嗓子,觉得该说正题了:“我此番前来,是因为……”
把这些事情告诉了吴起。
吴起说:“想消除大王的怀疑,易也!”
“鲁相且等我几日,我自能消除大王猜疑!”
“那便恭候吴将军的消息了”公仪休起身离开。
第二天,吴起回到家里,对妻子说道,“汝为吾妻,汝觉得,何事最为重?”
田氏说:“就是协助丈夫完成他的大业”,吴起接着说:“如果我能够坐上官位,千古留名,算是伟大的事业吧?”田氏说:“是的。”吴起说:“那我现在有点事情想要你帮助我!”
田氏很纳闷地说:“我一个妇道人家,能够帮你什么忙?”
吴起说:“现在齐国攻打鲁国,两国交战,鲁相想要让我当将军,但是害怕因为你的身份,怀疑我不会拼力去打仗,如果我能够杀了你,表示我的忠心。我也就能功成名就了。”
田氏听了大惊,还没张口,只见吴武突然拔出剑,剑光一闪,田氏人头落地,吴起看着面前的尸体,面目表情,眼神分不出是悲伤妻子之死还是高兴升官之喜。
然后吴起带着妻子的头,去见鲁穆公。
鲁相在一旁看的心惊胆战,他亲眼看到吴起把妻子的头颅呈上来给鲁穆公看,鲁穆公却对其夸赞有加。
鲁相没有想到,吴起为了贪图功名,竟然残忍地杀害自己的妻子!
虽然后来吴起被封为了大将军,也是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他这一生,都会被人们谴责。
吴起晚年死得很惨,乱箭穿身而死,大概是对他残忍的一种报应吧!
这便是自家先祖的遭遇,先祖死后,其后人不断造人诟病,虽然公叔座为了他们求了功劳,但百姓暗地里还是说着他们的污点,无奈之下,吴家后人只能搬离鲁国,辗转反侧后,来到宏渊定居下。
秦一统时,他们在隐居,秦灭了,他们还是在隐居。
最重要的就是,吴子兵法,还在他们手上,秦一统时,搜罗天下各书,孙子兵法都让他们找到了,偏偏没能找到吴子兵法,对于吴家后人来说,也算是一种不幸中的万幸。
秦国找到的孙子兵法,也不是原本,当年纵横家的祖师鬼谷子早年云游天下。
走到吴国,正是越王勾践灭了吴国的时候,火焚了姑苏台,当初孙武子将其十三篇兵书装入铁箱,砌入墙中,姑苏台一烧,台墙倒塌,才发现了这个铁箱。
鬼谷子将其带上山去,保存多年,一个学生也未传授,甚至连其高足苏秦、张仪、庞涓也只字未提。
在孙膑下山之前,才秘密将其祖父孙武子兵书十三篇传授于他,但仅给孙膑一个月时间背熟,背熟之后原书交还。这才引出日后庞涓谋书害孙膑,孙膑诈疯回齐国的故事。
而秦国得到的似乎正是孙膑那一脉流传下来的兵法。
这短暂的一生,怕是就要过去了,没能将吴子兵法发扬光大,给祖上蒙羞了……
吴武再次陷入昏迷……
“快快快,再加快一些!你们往北面去,去北太城,你们去那边,你们去那边,剩下的跟我去寒封!”百将陈熠正催促道,他身后的百名骑兵开始分列队形,向着不同的方向跑去。
从关内出来,他们已经赶了百里路了,后面只能隐隐约约看到城墙的影子。
现在跟在陈熠后面的只有二十五名骑兵了
忽然,两侧树林中飞出十几只弓箭,几名骑兵直接中箭坠落马下。
“不好,有埋伏!”陈熠大喊一声,这里可是宏渊的林子,前面又有黄石关,怎么会有人胆大到袭击官兵呢!
陈熠正想着,两侧的士卒却鱼贯而出,陈熠脸色大变,这甲胄制式,这容貌,沈人!
注释:
鲁穆公:
鲁穆公(前410―前377年在位),本名姬显,战国初期鲁国国君,《史记索隐》作不衍,是鲁国第二十九任君主。他为鲁元公儿子,在位33年。他注重礼贤下士,曾隆重礼拜孔伋(子思),咨以国事;容许墨翟在鲁授徒传道,组织学派,使鲁国一度出现安定局面。
公叔座:
公叔痤(?―公元前361年),战国时期魏国大臣。公叔痤在田文(注:此处指战国时魏国国相田文,非孟尝君田文)死后担任魏国相国,并娶魏国公主为妻。
公叔痤有知人之明,但为国家利益考虑得相对少一些,为自身的利益考虑得多一些。他排挤吴起,是出于保全相位的需要,并不是不知道吴起对魏国的重要性。
荐举公孙鞅,是直到病重才提出。太史公司马迁于此特著一笔,“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很有深意。若过早地推荐公孙鞅,可能会取代他的职位,而在临终时郑重托付,博得荐贤之名,对自身利益也没有什么影响。假如从人才流失的角度来论魏国的成败,公叔痤是应负一定责任。
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吴子兵法:
《吴起兵法》又称《吴子》,《吴子兵法》,是一部重要的军事著作,由战国名将吴起著,是反映古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吴子兵法》提出以治为胜,赏罚严明,主张在军队实行“进有重赏,退有重刑”,做到“令行禁止,严不可犯”。
提出“用兵之法,教戒为先”,主张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使士卒掌握各种作战本领,提高整个军队的战斗力。
强调“简募良材”,根据士卒体力、技能等条件的不同,合理分工和编组,实现军队的优化组合。要求统军将领“总文武”、“兼刚柔”,具备理、备、果、戒、约的“五慎”条件,掌握气机、地机、事机、力机四个关键的因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