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剑问道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汉末求活 > 第二十七章 人多易祸

第二十七章 人多易祸(1 / 1)

真不愧是夫子,让人滚都表达的如此文雅。

郭磊嘴角微抽,“夫子息怒,怕是其他同门早就盼着聆听夫子教诲,弟子因一人而误大家?下月再来拜谒夫子。弟子告退!”

说着,忙后退几步,这才转身出了大堂。

“走,走。”对着侯三招呼两句,赶了自家大车便走。出了门,又对着来送的贾家老仆深施一礼,这才告辞而去。

“不为人子,端的是不为人子。”贾道看见老仆回来,兀自气鼓鼓道,“老夫有心栽培与他,他却如此不知上进,只想回里内。回里内作甚,莫不是乡田野事比经史文章还要重要耶?”

“郎君仁义,怕是恐耽误了其他人的课业。”贾家老仆笑道。

“一群犬子彘儿,便误了又如何?”

贾道没好气道,“若恼了我,这县学不做也罢。”

老仆惊讶道,“先生莫不是想将郭磊收为亲传弟子?”

这个时候,儒者收徒十分严格。像是贾道师从的郭林宗,便没有一个亲传弟子,全是记名的。

亲传,记名,两字之差可谓是天差地别。

比如贾道,每月有一日会公开讲学,凡是来听他讲过一两次课的,都可以以他的记名弟子自居。

不过,贾道承不承认则在一念之间。他真正的记名弟子,只有进了县学的那些。

对于这些记名弟子,贾道都是随口一讲,听的懂便听,听不懂?

不好意思,自己悟去。

而且,每一年都要换上一波人。

简单的说,这个县学也就是扫盲班的水平。

顶多讲解些简单的经文,太过深奥的经文义理根本不会涉及。

为何?

经文奥义,是如今做官为政必须要掌握的能力,如国之利器一般,岂可轻易示人?

唯独对郭磊,贾道可谓是青睐有加,如今更是连县学都有了取消的念头,这分明是动了收郭磊做亲传弟子的念头啊。

“休得胡说。”

贾道哼了一声,一甩袖子径直朝后院走去。

县城内,侯三轻声道,“郎君,可直接回里内?”

郭磊摇摇头,“先买些酒水。”

说完,忍不住又回头看了眼县学所在。

贾道的心思他隐约猜到了一点,可他学经文,带着强大且明确的功利性,只是当做融入这个时代的手段。

郭磊很清楚乱世求存,经文不过是附加,安平里在建的坞堡,才是他真正安身立命的所在。

所以,他不能将自己困在这县学之内。他眼下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在县里买了三十坛的酒,又去铁匠铺收购了两大车的铁锭,让他们明日送到安平里。

郭磊这才跟侯三驱车直接朝着安平里而去。

落日的余晖下,县城依旧盘卧。

县道两侧,零星可见田野里忙碌的农人,还有一些衣衫褴褛的流民,正蹒跚着朝县城而去。

郭磊心中暗自叹了口气,他不知在县城附近招募流民是不是忌讳,自不敢轻易冒险。

只能强自硬下心来,微微闭目,催促着侯三加快速度。

因为出来的晚了些,等郭磊他们赶回安平里的时候,已经过了哺食的时间。

“阿母,孩儿回来了。”

侯三自将马车赶到了河堤哪里,郭磊则进入屋中,拜见郭氏。

如今他的动作,可是比以前标准许多。

“快快起身。”

拢共四日的光景,郭氏却好像很久没有看见他似的,忙站起身来。

“怎的清瘦了许多?可曾进食?”

“还没呢。”

“那你等着,阿母给你留了,正在灶上热着呢。”郭氏急忙起身,朝着火塘间而去。

不一会,小米粥,还有一碟清朝野菜,一碟孜然腊肉便端了上来。

“阿母,这是您炒的?”郭磊有些意外。

“阿母照着你的样子做的,也不知味道如何?快些尝尝。”郭氏笑道。

郭磊拿起筷子夹了,放在碗里,扒拉了两口,“嗯,香。”

“阿母,你也陪着孩儿吃些。”郭磊笑道。

“好。”

郭氏笑着也跪坐在对面,娘俩吃着饭,郭氏这才道,“不说昨日便回么,怎的耽搁了?”

“夫子没舍得放我。”

“你在县学可顺利?”郭氏笑的两眼眯成了一条线。

郭磊连连点头,“好着呢,夫子为人和善,还一个劲的夸我机敏好学。只是夫子弟子众多,我得下月再去。不过夫子留了课业让我先温习。”

“好,好,那你可要好生温习,万莫耽误了。那开地的事情,让你世伯盯着也就是了。”

“这可不行。”

郭磊忙拒绝,见郭氏神色不悦,郭磊忙笑道,“夫子说了,格物致用。就是说,不能光知道经文上的之乎者也,还得能做实事才行。”

“眼下开地的事情对孩儿正好是个历练,我得亲自盯着,不然以后做了县吏,也会给夫子丢人。”

“既如此,那便由得你吧,不过可不敢耽误了课业。”郭氏无奈道。

郭磊笑着答应了下来,我们老师说了,这是以前上学的时候他便常用的托词,如今,一如既往的好用。

娘俩吃了顿饱饭,郭磊又陪着郭氏说了会话,这才起身朝外走去。

天已经上了黑影,郭磊直接到了郭真家。

先前他已经吩咐侯三,将方麻等人都请过来,如今这些人都到了。

“见过郎君。”方麻,石老三,钱四,郭岁,郭真,马木匠,华河等人都到了,他们也算是目前郭磊手下的小头目了。

见了郭磊,就是郭真,郭岁也都跟着众人行礼,口呼郎君。

郭磊却不敢受,这要是传了出去,容易被人诟病,忙扶起二人道。

“世伯,族老可莫折煞了我,就如以前一般,叫我阿树便好。”

说着,又对着方麻等人道,“诸位尊长也万万莫要多礼,且坐下说话。”

众人都跪坐下来,侯三早就在旁边生起了柴火,跟赵四两个站在了郭磊身后。

“郎君入县学,可还顺利?”方麻率先开口道。

“一切安好。”

郭磊笑道,“夫子乃我并州大儒,便连县里明廷,郡里使君都十分看重。我离开几日,多亏诸君在里内操劳,今日特意备下薄酒,且饮一杯。”

明廷,就是对县长的尊称,使君,则是郡守之上官员的敬称。

郭磊深知拉虎皮扯大旗那一套,端着酒碗,可着劲的猛吹贾道,反正在场之人也见不上。

“如此,我等当为郎君贺。”众人大喜,纷纷端着酒碗,满脸欣喜。

“我在县学几日,诸位尊长不也没闲着么?听侯三说,已经开出了千亩良田,世伯辛苦了。”郭磊放下酒碗笑道。

“不辛苦。”郭真咧嘴一笑,袖子一擦嘴角。

“不知如今里内有多少人了,可有数目?”郭磊扭头望向方麻。

方麻闻言不由露出尴尬之色,“这个,郎君,还未曾算过……”

其他人都没有吭声。

“黑妞。”郭磊忽然扬声道,“你可知道?”

瞧瞧躲在郭真身后的黑妞慢慢起身,有些忐忑,不过还是回道,“树兄,到今日哺食,共有两千七百又六十二人。”

郭磊吓了一跳,虽然说是他暗中让黑妞统计的,可也没想到,比起他临走的时候,人数多了近乎一倍。

“男丁,妇人,老者,孩童各几何?”

“男丁一千又五十一人,妇人九百又九人,老者三百又二十八人,孩童四百又七十四人。”

男丁就是十三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的,四十五岁以上便是老者了,妇人也是一样。十三岁以下,皆为孩童。

没办法,有的十三都结婚了,总不能再说是孩子。

这个分法自然也是郭磊告诉黑妞的。

方麻几人不由得老脸微红,他们不知道的数字,一个女娃竟然随口说了出来?

“不愧是我的妹子。”

郭磊笑着夸了黑妞一句,“且去忙吧。”

“诸君以后还是要再多辛苦些。”郭磊端着酒碗,示意大家喝。

众人喝着酒,心底的些许得意都不见了。

郭磊慢慢喝着,目光一扫,借着火光将众人的神色收入眼底,道,“几近三千人了,诸君听闻作何想?”

“不想里内竟已聚集了如此多的人,如此下去,只怕很容易滋生乱子。”方麻脸色凝重道。

郭真,郭岁,华河,钱四几个都是连连点头。

这些日子只顾着干活,根本没注意到,身边竟然围了这么多人。

此时陡然听闻,不由一阵发麻。

万一有人闹事,安平里这点人,根本就招架不住!

“不如驱散了吧?”华河小声道。

郭岁闻言都忍不住点了点头,钱四忙道,“郎君,不可啊。如今众人都是指着郎君这边吃食,若是突然驱散,众人必然没有活路,到时候,才生祸事哩!”

“不错。”

郭真经过一番历练,倒也沉稳了不少,“没有他们,荒地如何开垦?如何耕种?”

“许是我多虑了。”方麻干笑道,“眼下不也无事么。”

郭磊摇头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若真有心怀歹念之人,无心劳作,图谋钱粮,闹将起来,岂不祸害了里内?所以,此事不得不防。”

“既如此,郎君可有办法?”方麻小声道。

众人也都望了过来。

郭磊笑了,目光一扫,“倒是有了对策。只是还需诸位尊长支持。”

“阿树快些说。”

“我等都听郎君的。”方麻等人连忙开口,华河几人也纷纷点头。

最新小说: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九零福运小俏媳 八零好福妻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谍海偷天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