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嗒——!”
有个螺丝掉在了铁板上,如同魔鬼拨弄了人们的痛苦心弦,惊恐的目光齐刷刷的射向那个螺丝钉脱落处,看着那死神的魔爪是否要从那个小眼里伸出……
片刻,没有了动静,只传来了潜艇“吱吱呀呀”的响声。
那个提密码箱的顾不了密码箱,赶快跳出了床落到了铁板上,把那个螺丝拣在了手里,给那个脱了螺丝的眼里塞了进去,掏出了钥匙,用钥匙拧紧了螺丝。这才如释重任的躺回到了床上。
司机说:“为了缓解大家的紧张情绪,只能用精神转移法加以消除,我现在就讲一讲潜艇的历史。”
王大刚知道潜艇最近发生的事情,对于潜艇的历史却是一无所知。便对司机说:“讲讲吧,我还真不知道。”
“史上第一艘用于军事的潜艇,出现于美国独立战争。美国耶鲁大学的大卫·布什奈尔(DavidBushnell)建成海龟号(Turtle),通过脚踏阀门向水舱注水,可使艇潜至水下6米,能在水下停留约30分钟。艇上装有两个手摇曲柄螺旋桨,使艇获得3节左右的速度和操纵艇的升降。”
“真够笨重的。”不知谁说了一句。
司机不受干扰,继续:
“艇内有手操压力水泵,排出水舱内的水,使艇上浮。艇外携一个能用定时引信引爆的炸药包,可在艇内操纵系放于敌舰底部。内部仅容纳一人操作方向舵和螺旋桨。1776年,海龟号企图攻击英国皇家海军老鹰号(HMSEagle),虽未获成功,但开创了潜艇首次袭击军舰的尝试。”
“有胆识!”
“史上第一艘成功炸沉敌舰的潜艇在美国南北战争。何瑞斯·劳升·汉利(HoraceLawsonHunley)建成汉利号潜艇,乘员八人,手摇柄驱动。其前端外伸一个炸药包,碰触敌舰即爆炸。1864年2月17日晚上9时许,它成功炸沉北方联邦的豪萨托尼克号(USSHousatonic)护卫舰,但自己却也因爆炸产生的漩涡而沉没。”
“真是敢于献身啊!”
“潜艇发展至此,一直是由人力推进的,因此限制了潜艇的发展。而此时,蒸汽机已经发明并被应用到了铁路运输和水面舰船上。蒸汽机在潜艇上的应用,推动了潜艇动力装置的发展,再加上潜艇设计者的不断努力,终于出现了以机械为动力的现代潜艇。”
“真是如此。”
“19世纪80年代,潜艇日益进展,各国逐渐认识其重要性。美国、英国、法国、瑞典、意大利、德国和俄国等都热衷于研发。1878年,英裔美国人约翰·飞利浦·霍兰投入此项工作。”
“这些人真伟大。”
“1900年4月,美国政府购买其研制的潜艇霍兰九号,并编入美国海军。从此,潜艇正式成为一种海军舰艇。1898年,法国人马克西姆·劳伯夫首创以双壳体结构建成了‘一角鲸号,储存压舱水在两层船壳之间,优点是浮力大增。这后来成为苏俄潜艇的一种类型。”
“真可以!”一个人一直就这么说。王大刚有些不高兴,对那人说:“你听人家讲完,你再说吗。”
“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是潜艇研制的重要时期。1801年,美国人R.富尔顿建造的‘鹦鹉螺’号潜艇,艇体为铁架铜壳,艇长7米,携带两枚水雷,由4人操纵。水上采用折叠桅杆,以风帆为动力。水下采用手摇螺旋桨推进器推进。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中,南军建造的‘亨利’号潜艇长约12米,呈雪茄形,用8人摇动螺旋桨前进,航速4节,使用水雷攻击敌方舰船。1864年2月17日夜,‘亨利’号用水雷炸沉北军战舰‘豪萨托尼克’号,首创潜艇击沉军舰的战例。1880年9月,中国在TJ建成第一艘潜艇,艇体形如橄榄,水下行驶,十分灵捷,可于水下暗送水雷,置于敌船之下。”
王大刚听着,使他感到自豪。
“早期的潜艇都是使用人力推进的,航速很慢。1863年,法国建造了‘潜水员’号潜艇,使用功率58.8千瓦(80马力)的压缩空气发动机作动力,速度为2.4节,能在水下潜航3小时,下潜深度为12米。”
司机讲的有些口渴,抓起了瓶装水往嘴里灌了几口。继续他的讲述。
“1886年,英国建造了“鹦鹉螺“号潜艇,使用蓄电池动力推进,航速6节,续航力约80海里。1897年,美国建造了“霍兰“Ⅵ号潜艇,水面使用33千瓦(45马力)的汽油机动力装置,航速7节,续航力达到1000海里;水下使用电动机为动力,航速5节,续航力50海里,这是潜艇双推进系统的开端。”
王大刚听了,真为这些人敢为人先的精神所感动。
“早期潜艇使用的武器,主要是艇体上挂带的定时引爆炸药包或水雷。1866年,英国人R.怀特黑德制成第一枚鱼雷。1881年,T.诺德费尔特和G.加里特建造的“诺德费尔特“号潜艇,首次装备鱼雷发射管;同年,美国建造的‘霍兰’Ⅱ号潜艇,安装有能在水下发射鱼雷的鱼雷发射管,这是潜艇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发展。”
这些人真是有创意,王大刚心里肃然起敬。
“早在19世纪50年代,法国海军的一名工程师就提出了改装机械动力潜艇的建议,许多人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1863年,法国建成了一艘‘潜水员’号潜艇。艇体模仿海豚的外形设计,长42.67米,排水量420吨。使用一部功率为59千瓦(80马力)的蒸汽机作动力,速度为2.4节,能在水下潜航3小时,下潜深度为12米。”
他们可真是敢想敢干,竟然把蒸汽机放到了潜水艇上。王大刚给自己喝了口水。
“由于‘潜水员’号采用了蒸汽机作动力,尺寸超过了当时所有的潜艇,成为了20世纪之前最大的一艘潜艇。虽然‘潜水员’号潜艇的动力装置有了质的飞跃,但它却受当时设计水平的限制,当增加压载使其浮力等于零时,潜艇下潜就失去了控制,水下航行的稳定性很差。另外,潜艇在水下航行时需要大量的空气,而这在当时几乎是无法解决的问题。于是,‘潜水员’号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唉——!”王大刚听了也为试验者感到惋惜。
“蒸汽机作为潜艇的动力失败后,潜艇设计师们不得不另辟蹊径,为潜艇寻找更好的动力装置。1886年,英国建造了一艘使用蓄电池动力推进的潜艇,也被命名为‘鹦鹉螺’号,成功地进行了水下航行,航速为6节,续航力约80海里。从此,电动推进装置为潜艇的水下航行展现了广阔前景。”
这些人真是好样的,王大刚为他们点赞。
“但对现代潜艇的发展作出过最大贡献的,当属美国潜艇设计师――约翰·霍兰。
约翰·霍兰1841年出生在爱尔兰利斯凯纳镇,父亲是英国海岸警卫队的一名雇员。父亲的职业使霍兰从小就对海洋及战舰充满了好奇。中学尚未毕业时,父亲不幸病故,年轻的霍兰被迫结束学业,到一所学校担任理科教员,以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在此期间,霍兰一边工作,一边设计潜艇。1873年,霍兰辞去了教师工作,带着他的潜艇设计图纸到了美国。在美国,他一边在一个都教会学校教书,一边完善着他的潜艇设计图。”
真是干事的人,什么困难都不怕。
“1875年,霍兰将建造新型潜艇的计划送交美国海军部。但是,美国海军对支付5万美金建造的一艘名为‘智慧之鲸’的小型手操潜艇的沉没仍然记忆犹新,因此断然拒绝霍兰的计划。遭到拒绝的霍兰却没有因此而却步,他很快就得到了流亡美国的由爱尔兰一些革命者组成的‘芬尼亚社’的大力资助。在‘芬尼亚社’的支持下,经过3年时间的努力,霍兰终于在1878年将自己的第一艘潜艇送下了水。”
成大事者,就要持之以恒,决不能半途而废。
“该潜艇被命名为‘霍兰-Ⅰ’号,是一艘单人驾驶潜艇。艇长5米,装有1台汽油内燃机,能以每小时3.5海里的速度航行。但由于潜艇水下航行时内燃机所需空气的问题没有解决,故潜艇一潜入水下发动机就停止了工作。虽然这是一艘不成功的潜艇,但霍兰却在它的身上积累了经验,为下一步建造新的潜艇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