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我想放弃的当口,前面那黑蒙蒙的骨山上,突然间爆发出一道刺眼的墨绿色光芒!
这光芒直冲天际,一下子竟然到达了几百米的高空,将洞穴上空那黑暗的空间彻底照亮!
我顺着这一道墨绿色的光芒看上去,就惊讶的发现,整个山洞几乎都是完全封闭的,头顶都是些倒挂的尖锐山岩,根本看不到想象当中的出口。
不过,这里这么冷,不可能不与外面想通,如果在这种强光下也找不到出口,那么出口的唯一可能性,就是被强光给遮住了!
那强光顶端所照耀的位置,可能就是一个缺口!
“长生哥你快看!”
左青青大叫了一声,指着我事先下面的方向。
我目光往下转移,赫然发现这一束浓重的墨绿色光芒在射出这么久以后,便开始一点点朝四周散开,不再凝聚成一束。
但是这些散开的墨绿色光点,它们散开的方式却……有些诡异。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当我的身边也开始落下一些半残,甚至还有活动能力的大头蛇的时候,严建设的战线依然没有移动半分,替我阻挡着每一条可能落到我面前的大头蛇。
而当一些漏网之鱼出现的时候,左青青、霍晓玲和重新站起来的魏婷,都会马上跑过来把这些大头蛇挑开。
她们三个都非常的聪明,虽说是挑开大头蛇,但却没有用最舒服的方式把它们挑到对面去,而是朝一侧有青浮存在的地方挑动。
我无能为力,现在我只能坐在这里,一旦我站起来,身上的‘炁’就会散,到时候就会影响到鬼母。
很显然现在万尸玦已经不存在了,刚刚的那些墨绿色的光芒就是尸气,这些尸气不可能出现第二次。
我在留意身边状况的同时,注意力其实更多是放在远处在空中以一种诡异方式散开的尸气上的。
现在,这些尸气已经散开变成了一个大的圆形,中间一些细小的地方相互勾连起来,竟变成了一座庞大宫殿的样子。
万尸玦!果然是整个局的关键!
我留意着宫殿的每一个细节,这宫殿庞大异常,中间亭台楼阁无数,穿越数十座大山,山顶山下,各有不同风景的楼阁。
如果按照正常的比利还计算的话,这座庞大的宫殿群,竟然有数百里的长宽!
这可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做一个简单的对比,紫禁城是一个长方形的宫殿群,它最长的地方,也不过两里地而已,宽度的话,也就一里多。
如果算面积,再做一个乘法,我面前出现的这个宫殿群,将是紫禁城的一万几千多倍!这是难以想象的建筑规模,纵观整个中华史,也确实只有一位帝王有这样的魄力以及人力去做这件事!
那就是秦!
始皇统一六国,本国男丁皆披甲胄,其他大小诸侯国的男丁,就都成了劳役、苦役!这是其他任何朝代都做不到的,其他帝王这么多,就会直接引起导致灭国的起义。
但是秦国可以这么做,在他最开始统一六国的那些年,他国男丁并未从心理上接受自己是秦国的子民,这样的心理状态所导致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等于他们在心底里承认了自己亡国奴的身份,被奴役、被差遣,那是理所应当。
只有在这种大坏境下,才有可能征集庞大的人力做成如此大的一个宫殿群!
“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云清姑姑曾经提到了那首‘阿房宫赋’。是啊,也只有历史上所记载的阿房宫,才能有如此的规模!
这一刻,我彻底相信了云清姑姑的推断。
因为我已经注意到,在这庞大宫殿群的中心,有一个地方的尸气聚集的尤为浓郁,好似一颗巨大的珠子。
但也因为这里的尸气太过浓郁,我一时间也辨认不出那究竟是什么。
不过在这珠子状建筑的下方,却有着数之不尽的台阶。
“青龙台,那就是青龙台!还有……”
我轻轻闭起眼睛,再睁开眼,纵观全局。
有些时候,如果着重去看一幅画的某一个点,往往就会忽略了一幅画的整体布局,我相信我刚刚就是那样。
现在既然我已经看清楚这宫殿群,知道了它的模样,也见识到了青龙台的所在,那么就要看看这‘覆压三百余里’的宫殿群的全貌!看看它的格局!
可是这一看,顿时就让我倒吸了一口冷气,全身都开始不住的打颤,以至于险些没有守住身上的‘炁’。
这整片宫殿群的布局,占据了数十座大山,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清点究竟有多少座山,可是那每一座山,联合起来,竟好像是一条盘踞的巨龙!龙头正对青龙台的位置!
青龙台,升仙台,成仙是逆天之事,要想成仙,又何止是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么简单?!
这阿房宫下,不知道埋下了多少徭役男子的尸体,而在这阿房宫中……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这段看似华丽的文字,看似奢华的生活,其实背地里真正描写的,却是一段悲哀恐怖、凄惨至极的历史。
青龙台下千千万苦役尸体,堆积成山;青龙台山,却是万万千粉黛佳人,英雄才子的埋骨之所。
看似奢华的生活,实则是成为祭品前的洗礼;看似巍峨的宫殿,同时却也是一个永远无法逃出去的牢笼。
困在此地数十载,不得见,实则更不得出!
即便原来在与云清姑姑交谈以后,我就专门找来这篇《阿房宫赋》时不时的读来研究,也有过自己的猜想,可是当事实一切都摆在眼前的时候,我依然有些无法接受。
有时候历史上一些惨绝人寰的景象,换到史书上,也不过只是短短几行字而已,甚至一句血流成河便可概括。
可是真实的历史,要残酷的多。
更有一些连史书都不敢记载的东西,被其他一些文人墨客用别样的方式描绘出来,却又几千年没人能窥其真意。
这篇《阿房宫赋》,我相信就是这一类的文章。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亦不甚惜’!
短短几个字,有怎么能忘后人尽数理解那倚叠如山、弃掷逦迤的宝物的去向?怕是只有‘封禅而填之’这样的事情,才能真正让这些绝世的珍宝消失吧?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后世人,往往不明白楚霸王项羽,这个明明有着称霸之熊心的人,为什么要火烧阿房宫。
敢自称霸王的人,都是相当的自傲,而且自视甚高。这种人若是看到一座前无古人的庞大宫殿,没有理由不占据,没有理由不搬进去住!
可是汉高主刘邦先看到了这传说中的阿房宫、青龙台,他逃了,把这个地方让给了项羽。
项羽来到以后,更明白自己已经中了汉高主的诡计,他不绝称霸天下之心,要想断绝这青龙台对江山的影响,便只能杀尽嬴氏族人,用他们的鲜血来让这冤魂满满的三百里宫殿超脱,自封‘霸’字,来独抗先秦戾气!
历史的真相,往往比史书上写的更加让人无法接受。
五分钟之内鬼母能回来,那自然是万事大吉,她若回不来,我可能又要像上次那样,在医院里躺一个月,甚至永远都回不来了。
阅读最后的风水先生最新章节请关注永生(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