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剑问道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七顾花 > 第一章 花开花谢(第一节3)

第一章 花开花谢(第一节3)(1 / 1)

寒江,九曲流觞,蜿蜒东去。正当夏季,草盛水美,芦花倒映,野鸟翻飞。

寒江关城楼,已经弥漫起一种节日的气氛。当然,说是节日,与往日略显不同的也就是城头张灯结彩地增添了一些鲜艳的旗帜,挂上了几串大红灯笼。

不过,这天天气越来越好,旗帜在空中轻扬。守城的军兵们如往常一样,按部就班地巡视着。

城内,依旧如往常一样,商贾云集,沿街店铺生意兴隆,叫卖之声不绝于耳。

身为寒江关的父母官,一早来到都督府,刚坐上都督椅,樊洪便接受了部下们的恭贺。往年,一个普通的生日,樊洪基本上是不当回事的。但今年有所不同,不同的是,今年,樊洪已经五十岁了。

俗话说,人过四十天过午,五十一到,也就一天一天离天近离地远了。好在,孩子们都已经长大,无论是作为一个男人还是一关都督,他也算不枉此生。人这辈子如白驹过隙,生命的活力逐步的衰退,这是谁也不可抗拒的规律。五十多岁弹指一挥间,剩下的就是珍惜生命,好好活着了。为此,他今年特地给自己的几个结拜兄弟以及亲朋好友发了帖子,请他们寒江关一聚。一来是想让自己高兴高兴,二来也是想借此机会大家聚会聚会,人老了,念旧。

寒江关依镇而建,是东西往来的一个集散地,平日里汇聚在这里的人口常常保持在六七万的样子。作为这六七万百姓的父母官,樊洪可说是尽心尽责,因此,百姓的口碑也还不错。

简单处理过一阵公务后,儿子樊一龙、樊一虎便进来了。

二人走到父亲面前,毕恭毕敬地跪在地上,行了个叩头礼,“儿樊一龙、樊一虎拜见父帅!”

往日两个孩子和父亲见面,多是鞠躬,今日行礼的变化,也让老樊洪看出了两个儿子的心思,,,,,,不过,一向教子严厉的他,还是不拘言笑地道:“起来,尔等不去习武,来这里为何?”

兄弟两人站起来后,樊一龙回答:“回爹爹话,我们兄弟两人已将武艺演练完毕,兵书也已读过。”

“这么早,,,,,,”樊洪自语似地道了一句。

行礼的变化,以及两个儿子比平日早起这一点来看,无疑,孩子们已越发懂事了。

“嗯,你兄弟当勤学苦练,休要偷懒。可汗着我父子镇守寒江关,我等就应竭忠尽职,报效可汗,万不可有所闪失。”樊洪道。

“孩儿明白,个人身家性命是小,边关安危事大,请爹爹放心。”樊一虎紧跟着道。

“尔等知晓就好。”

樊一龙道:“启禀父帅,儿与虎弟商量,今日是父帅五十大寿,儿想在鞍前马后侍奉父帅一日,请父帅准允。”

“如此,你们兄弟就轻松一天吧。哦,别忘了,你俩帮我招呼着点客人。”樊洪嘱咐道。

两人一同拱手:“谢父帅!”

“好了,你俩陪为父去书房一下。”待俩人说完后,樊洪站起了身。

一说随父亲到书房,两个孩子便明白了父亲的用意。

樊洪的妻子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便因病去世了,他一直没有续弦,最主要的是他担心孩子们碰上个无法带给他们足够快乐的后娘。所以,这事他一直想等孩子们大了再说。当然,孩子们的照料不是问题,都督府内,男男女女的佣人是不缺的。

樊洪请人画的樊夫人的遗像一直摆放在书房里,平日没有樊洪的许可,孩子们是不能随便进入书房的。这也体现了老樊洪对妻子的某种程度的思念。

樊洪进门后道了句,“给你们的母亲上柱香。”然后便伫立在了一旁。

樊一龙、樊一虎在遗像前点上香,跪在地上给母亲叩了三个响头。

二人起立后,樊洪望着妻子的遗像,神情肃穆地又叮嘱了两个儿子一句:“为国尽忠,为民造福,为父母尽孝乃男儿大事,你兄弟当时时牢记才是。”

“儿谨记在心,请爹爹放心。”樊一龙、樊一虎仍旧恭敬地答道。

见父亲有些凝神地望着母亲的画像,樊一龙感觉出了父亲某种程度的忧伤,停了一下,对父亲道:“爹爹今日五十大寿,还请爹爹不为军旅之事劳神,轻松安享一日才是。”

“为父自有分寸。”樊洪说罢,带着两个孩子走出了书房。

“我现去城门,你们去各处转转,看看三多叔都安排得怎么样了?”回到大厅后,樊洪对两个儿子道,然后便带着亲兵去了南门城楼。

南门楼,面南方。

南方,是强大的大唐帝国。

因此,每天巡视一下寒江关南北两城门,便成为了樊洪的惯例。

日常在守卫城门的是彭将军和马将军。两人见都督来到后,便迎了过去。

如往常一般转悠了一圈后,看一切照旧,樊洪便对两位将军道:“今天四方来客较多,越是这会儿越要小心用心。”

彭、马二人:“是!”

樊洪又客气地嘱托道:“今天属老夫私事,肯定要和朋友们多喝几杯,你们二位就要多费点心了。”

“都督尽管放心,我们当更加小心。”彭将军道。

“换防后别少了我们的酒就行了。”马将军笑着说。

“呵呵,少不了你们的。”樊洪拍着俩人的肩膀道。

说话间,樊洪的贴身仆人樊兴爬上了城楼,叫着:“老爷,老爷!”

看到樊兴,樊洪便猜到了来意:“是哪位朋友又到了吧?”

“是的,老爷,沈总管让我来告诉您,界牌关王都督,还有玄武关的高总兵他们都来了。”樊兴答。

“高应盛还是高应翔?”樊洪问。

樊兴:“两位总兵都到了。”

樊洪精神一震,面带微笑:“五兄弟齐四个了,好!你让三多先去招呼着,我巡视完便回!”

“是!”樊兴施礼后,转身离去。

三人继续巡视。来到一排守卫的军士面前。

樊洪走到摆放“鸣镝”弓镞的案子边,抄起一张鸣镝试起来。这些新式鸣笛是最近刚送来的,据说,威力比以往提高了不少。樊洪拉试一番后,挂上箭,朝关外大路旁一棵柿子树射去。

鸣镝带着瑟瑟的声响隐没在半空中,远方的树下,一枚青涩的柿子随声落下。

彭将军夸赞道:“都督功力不减当年呀!”

樊洪叹道:“老了,眼都开始花了。哦,这种新式鸣镝已经配装完了?”

马将军:“是的!弓力比原来的的确提高不少。”

樊洪:“士兵们的练习还要多抓紧,远方的来敌主要就靠它了!”

“是!”

三个人转身往回走。

“那二位今天就多受累了!”临近城楼口,樊洪冲彭、马二人拱手施礼道。

彭、马二将齐声道:“都督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沈三多走进都督府大厅的时候,望见门头上薰衣草扎成的一个大大的“寿”字,便想到是樊梨花带丫鬟们扎的。体现用心的是,那个寿字的两侧,还衬托着红色的、黄色的花朵,一种喜庆的气氛油然而生。

“小姐没在这儿吗?”沈三多拉住一个丫鬟问。

“她们去关外采花还没回来呢。”丫鬟告诉他。

樊梨花和丫鬟们经常去关外玩,早点晚点也习惯了。沈三多又扫了眼那个寿字,由不得感叹了句,“孩子们大了,,,,,,”

身为都督府的大管家,樊洪的几个孩子都是沈三多看着,或者说带大的,他与孩子们的感情也一直很好。沈三多一直未曾娶妻,也就没有孩子,因此,樊洪的三个孩子他也就视同己出,这也是樊洪拿他不当外人,什么事都倚重他的重要一点。

到了都督府大厅,沈三多便看到王不超、高应翔和高应盛。这仨人是樊洪的拜把兄弟,也是今天樊洪客人中的主角。见三个老兄弟正好在一起,沈三多忙迎上前,抱拳施礼道:“有劳三位都督亲临寒江关,一路辛苦,樊都督马上就到,马上就到。”

南界关的总督王不超,已经是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了,只是尽管已经过了八十多,他牙不掉眼不花,身板硬朗得看去也就五六十岁。王不超、樊洪、杨光延、高家两兄弟是西凉有名的五个拜把兄弟,作为五兄弟中的老大,他这个大哥的地位不仅仅因为他的年岁更因为他为人的豁达和豪爽。

见沈三多如此客气,王不超便打趣地道:“我说沈三多,樊二弟磨磨蹭蹭的,是不是还要搞个欢迎仪式呀?”

“都督听说三位亲临,非常高兴,略略收拾,说话就到。”沈三多话音未尽,一个宏亮的声音便已传来,“兄弟们,可想死我了!”

众人看去,正是樊洪。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最新小说: 天价萌妻 都市医仙 天歌·三生不负三世 我自地狱来 望眼欲穿 都市风云乔梁叶心仪 岂言不相思 势不可挡 医妃倾天下元卿凌 重生之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