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剑问道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半魂传 > 第三回 幻影与宿命

第三回 幻影与宿命(1 / 1)

刺眼的阳光还是毫不留情的从窗帘的缝隙间溜到了我的眼睛上,闹钟怎么没有响,太阳就升起了呢?勉强张开眼,发现才7点多,但是太阳的光线在告诉我,这是一个好天气。据大数据分析,北京全年平均有70天是晴天,面对这个少之又少的好天气我可不能辜负。一个翻身,我已经站在了地上,****的脚底踩在木制的地板上感觉到了一阵沁人心脾的舒爽,这个感觉我可是不敢让母亲知道的。因为在母亲的家训里有严格的规矩,淑女是不可以赤足走在地上的。因为我的赤足行走,在5岁的时候我曾经被母亲狠狠地训斥了一次并且一天没让我吃饭,那是我第一次知道饿肚子原来是那么难受。也是从那时起,我知道,母亲的威严是不可以挑衅的。但是,我真的不敢挑衅吗?因为自那日之后,我每天都是赤着脚在房间走来走去,去体会我喜爱的舒爽。

刚要走进洗手间洗漱,就被墙上的画吸引的停住了脚步。这幅画正是昨日里汪伯母送来的那张少女图,想来是母亲让人挂在了我的房里。可是为什么我昨晚没有注意到,再次细看这张画,真的又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在昏暗的房间里那个背影十分清晰,甚至于有些泛着银光似的悬浮在了镜框中立体的如同真人一样,而正对着我的那位画中少女竟然隐身进了云雾里,消失在了墨色中。看着这样的画,我既惊讶又好奇,马上冲过去把窗帘打开,屋子里顿时就被阳光填满,我回过头再次盯着这幅画,只见白衣黑发的背景已经回到了画中,不再有浮在画中的感觉,而正对着我的,隐藏在云雾里的少女再次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惊讶于自己的发现,更惊叹于这幅画的玄妙,如此特别的作品真的是出自一位不知名的画家之手吗?

突然心中一动,想起北宋僧人文莹撰写的一部笔记体野史《湘山野录》,此书写成于神宗熙宁年间,主要内容是记载自北宋开国至神宗时期的历史,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朝章国典、宫闱秘事、将相轶闻、风俗风情,主要内容仍是朝廷高官显贵的趣闻轶事。其中有篇幅记载:“江南徐知谔为润州节度使温之少子也,美姿度,喜畜奇玩。蛮商得一凤头,乃飞禽之枯骨也,彩翠夺目,朱冠绀毛,金嘴如生,正类大雄鸡,广五寸,其脑平正,可为枕,谔偿钱五十万。又得画牛一轴,昼则啮草栏外,夜则归卧栏中。谔献后主煜,煜持贡阙下。太宗张后苑以示群臣,俱无知者。惟僧录赞宁曰:“南倭海水或减,则滩碛微露,倭人拾方诸蚌,胎中有余泪数滴者,得之和色著物,则昼隐而夜显。沃焦山时或风挠飘击,忽有石落海岸,得之滴水磨色染物,则昼显而夜晦。”诸学士皆以为无稽,宁曰:“见张骞《海外异记》。”后杜镐检《三馆书目》,果见于六朝旧本书中载之。”那这幅画的作者是否也是在颜料里掺入了这类珍珠研磨的粉末才可以创造出如此奇幻的画作呢?想着这些古书中记载的故事,我的心思开始在转动:这个标着“趙景騰”字样的画,叫什么名字呀,这样一副画怎么会在巴黎一个画廊的角落里出现呢?

中饭之后我再也禁不住好奇心的诱惑,溜进了书房,翻出了汪伯母助理的电话拨了过去,助理在确认是我之后变得十分的恭敬,电话里传来了悦耳的声音说:“王小姐有何吩咐您尽管说,我一定会全力落实。”我变得很局促,想了半天才结结巴巴的说:“小李姐,昨天汪伯母和您不是送给我一幅画吗?我想知道这幅画叫什么名字,更想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当然,要是您不方便就算啦!”说完这些,我的心开始狂跳,我真怕她会拒绝帮我。电话那头只是停顿了数秒,助理悦耳的声音已经传了过来:“王小姐言重了,哪里有不方便这回事,只要您吩咐的事情,我们必须想办法去解决。王小姐,巴黎和我们有6个小时的时差,还有几个小时巴黎方面才到上午工作时间,我争取在晚上22点前回复您,您看方便吗?”“太谢谢您了,您明天上午10点回复我吧,还是这个号码,我在电话前等您,谢谢”“好,那王小姐明天见”嘟嘟嘟······直到忙音响了数声我才回过神把电话放下了。我真的没有想到助理会这样干脆的就应承下了这件事。看来,助理可以得到汪伯母的赏识那真是有原因的呀。

次日上午我练完琴就溜进了书房,这间书房表面上是父亲的领地,但是他根本就不喜欢这里的任何一本书,反倒是成全了我这个小书虫,我的大部分时光都在这里度过了。父母见我每日里除了上课只是在书房看书,反而很是欣慰,并且每月都会给我买不少的书回来。后来当当网送配的快捷,替代了父母出去购书的时间,他们索性就直接在网上给我购买各类的书。只是一直有个疑问,他们每日里都会上网若干个小时,可是他们却坚决不让我接触互联网。我心中虽多有不解,但是也懒得问,因为栾老师也不上网,她告诉我,互联网就是骗无知少女的邪恶工具,一个淑女是不会接受上网的蛊惑的。栾老师一直是我心目中的明灯,她已经伴了我这么多年,她说的一定是对的,更主要的是,我似乎对上网根本就没有兴趣,我更喜欢手握书本时那种充实的感觉。

今天我手里的《反脆弱》已经拿倒了,可是我浑然不觉,因为我的眼睛一直在瞄着桌上的闹钟,分针缓慢地嘀嗒着,就如同老妪的脚步缓慢而蹒跚,我几次都想冲上去摇晃一下闹钟,看看它是否还在正常的工作,这样的等待是一种煎熬。我脑海中不由得开始吟诵:温庭筠的《更漏子⑴玉炉香》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⑵。眉翠薄,鬓云残⑶,夜长衾枕寒⑷。

梧桐树⑸,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⑹。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可是我思念的妇人可和他思念的不是一个类型,我在思念那位可以给我解开谜底的助理姐姐。

守时是一种美德,可是对于等待的人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度日如年的煎熬,我眼巴巴的望着9点59分的最后一跳,10点,来了。随之而来的是电话铃清脆的响起,叮铃铃···叮铃铃···我一步窜了上去,抓起电话应了声。“您好,找哪里?”电话哪头传来了传了助理熟悉的声音“我是助理小李,我找一下这家的王小姐”客气而有礼的应答,我马上应声说:“小李姐您好,我是可可,您请讲。”“王小姐好,”“您请说呀”都真的着急,可是遇到礼貌的汪家人我也只有耐着性子等着她把全套的礼数走一遍。“王小姐,您这时讲话方便吗?”“我很方便,小李姐请您讲”在我陪同她客套完之后,助理才开了腔:“王小姐,我们在巴黎的联络员接到您的指令后马上去了那家画廊,画廊的主人是一位27岁的犹太人男子,他说这个画廊是他父亲在两年前留给他的遗物,这幅画就是画廊众多遗物中的一件。他也不知道这幅画是如何进到了他的画廊,更不知道这幅画作者是谁,要不是在我们去画廊一周前画廊的地下储物室进了水,所有藏画被拿出来检查,也许他一辈子也不会注意到这样的一副画。”我突然很失望,也顾不得是否失礼,就急急的打断了她的话问道:“真的什么资料也查不到?”助理在电话的那一头顿了一下,似乎在翻看什么资料,接着说:“王小姐,也不是一无所获,画廊的主人在电脑里查到了这幅画的编号,在这幅画的记录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我读给你听可好?”“太好了,您等一下,我拿支笔记录一下。”

对于我感兴趣的事情,我一直有一个习惯就是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日积月累我已经有了十几本这样的记事本,我给这些本子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莫言”。当然,不是剽窃诺贝尔奖大师的名字,因为我当时还小,根本就不知道世上有一个写书的人叫莫言,更不知道他将来会是诺奖的获得者。我当时只是想“这是我心里的秘密,我的喜好,谁也不告诉。”这样的一个念头让我的笔记本就有了“莫言”这个雅号。今天已经是在用“莫言十二”在记录我的秘密了。助理告诉我的事情大致是这样:“大约在四年前,画廊的老主人接待了一位东方的年轻人,年轻人表示自己很喜欢亨利·马蒂斯的作品。自己因为对马蒂斯的痴迷,很小就来了法国,他走了很多马蒂斯生活过的地方,看过了很多马蒂斯的画,他已经被马蒂斯迷住了。((HenriMatisse,1869—1954),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年轻人说,他最感兴趣的是关于马蒂斯因为意外而产生绘画欲望的经历。马蒂斯出生在法国北部-加来海峡诺尔省勒卡托康布雷西,是一位富裕粮食商人的长子,他的爸爸经营药店和种子贸易的生意,并期望亨利·马蒂斯将来能接管家族生意。马蒂斯在法国皮卡第博安昂韦尔芒多瓦长大后,却决定于1887年去巴黎学习法律,毕业后回家乡作一名地方法院行政官。可是在他21岁时却得了在当时基本算死刑的阑尾炎,生病期间,马蒂斯第一次开始作画,并发现了其中的乐趣“如同在天堂里”,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是它主宰我。”于是马蒂斯立志成为一个艺术家。画廊的老主人被这位年轻人关注的层面吸引了,他做了这么多年的画廊从来就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人就可以有如此神来之笔创作出如此瑰丽的作品,他们是否都是上帝的“代言人”,他们在人间的使命就是通过绘画向这个世界传递更深的信息呢?画廊老主人和这位年轻的东方人成了忘年之交。年轻人后来将一幅自己画的画送给了这位画廊老主人并和他道别,年轻人告诉他这幅画有一个名字叫:《幻影与宿命》,将来如果有人买就卖了,把钱捐给热爱马蒂斯画作的组织吧。”至此,就是画廊给我们提供的全部信息。

《幻影与宿命》,这个名字真的很奇特,为什么画着少女的作品会是幻影,同时又有宿命在一旁标示?在我的词汇里我可以理解幻影,但是宿命是什么?在我生活的这个房子里似乎从来就没人谈过宿命。我不自觉的开始奔到了书柜前,我一本一本的查着,可是我没有发现我有这方面的书,但我不死心,我要知道这个词代表的意思。心念一转,我的手指滑向了易经,我随意的翻着,也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只是希望可以找到我所希望见到的内容吧。《易经》中的一句话让我看了良久“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一”。对于这里的命,后人注释道:“命者,人所禀受,若贵贱天寿之属也。”我看着这句话,嘴里开始不停的念叨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天生德于予,桓魑其如予何”(《论语·述而》):“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日》)。念叨了这几句我突然似有了顿悟,原来这位儒家祖师爷孔老夫子可是位极度信命的人了。这个宿命看来我可以去历史中找寻关节了。想到此处,我不觉得嗤嗤地笑了起来,心里倒是有了几分得意,也许这幅画隐藏了什么惊天秘密,正等我去一一解开,要是我可以把这个画看明白,没准哪天我就可以解开《推背图》了。想到了这里,我手上翻腾的速度开始加快,整个书房也就在我的自鸣得意中面目全非。

最新小说: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八零好福妻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谍海偷天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九零福运小俏媳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