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双仪城城主所托,少年先来天地客栈探探风声。他特地选了个阴天的夜晚,脚步轻松地摸了进来。天地客栈里灯影阑珊,只有几个醉客睡倒在桌上地下。少年耸了耸鼻子,顺着气味,在柜台的右下角摸到了一个上锁的抽屉。这是一把并不复杂的小锁,一插一转一挑便开了,少年将柜上一只烛台顺了下来,把那豆点残光在抽屉前一晃,随手带出厚厚一本书来。
少年钻进角落咧开嘴笑了起来。一如所料,墨是上好的油烟墨,纸是上等的剡藤纸,这书也是一本上等珍奇的宝书。翻开书的扉页,三个大字“江湖志”似活了一般夹风带雨地咆哮而来。少年定了定神,往下翻,整一页纸上只有一个“剑”字。再把整本大略翻了一遍,除去后面一小半空白的纸张外,通篇皆是汪洋恣肆狂放不羁的草书。这书恐怕连写字的主人都不认得写的是什么了,怪不得只上了这么一道小锁,少年心里这番想着,手下却也不闲着。
这剑篇的第一个人物,勉强辨认出写的是“曲则全”。少年心道,大凡提到剑,第一个要说起的人总是曲则全,仿佛曲则全已经与剑融合成一物了,之前听师父提起曲则全来也是又敬又恨又爱又怕,可见这曲则全定是剑神一般的人物。再看那书中字句,笔画连绵不拘章法,有些字看上半天也认不得,只能将文意看个大概。据书中所提,曲则全,龙渊人士,家族世代以铸剑为生,所铸之剑所向披靡千金难求。曲则全年少铸剑,力求薄韧而锋利,其中以“龙吟”剑为上上;壮年铸剑,力求克敌之兵,剑型多变多暗藏机关,其中以“兵魁”剑为上上,剑身暗藏八十八路机关,历十年而成,为兵器之魁;中年铸剑,力求为我所用,顺应个人剑法所铸,其中以玄铁打造的“玄翼”剑为上上,剑在手中,犹如猛虎添羽翼;老年铸剑,不拘材质不拘形式,随性而铸,或华美或朴实,心到而剑成,所铸之剑已非为杀人之刃,其中又以“千秋雪”为上上,剑身剑柄皆取和田羊脂白玉雕琢而成,温润坚密,莹透纯净,洁白无瑕如同凝脂,此剑自材质至刻工,皆为世之所稀,至贵而无价,绝世而无双。之后虽然又出了一只整玉雕成的丐帮之宝打狗棍,棍长半人之高,但其刻工与质地与千秋雪相去甚远。曲则全自铸剑而习剑,性偏执,终其一生与剑为伴,创出一套逍遥剑法,无敌于天下。然其人好自在,为人低调,不喜争执,不喜收徒,不娶妻室,孤身游于天下,行踪不定,恍若鬼魅,江湖人称“剑鬼”。后因其常与千秋雪为伴,仗剑走江湖,剑影雪白,轻功绝顶身形飘逸有若仙人,江湖又称“飞雪”。
少年看到千秋雪一节,兴奋得头脑嗡嗡作响,双眼泛光手心直痒,恨不得现在就去把那剑偷到手中。接下来的文书交代了几支名剑的去处,偏独不提千秋雪。书中又提,曲则全曾败于琴痴慕容星与乾一。少年心中暗暗纳罕,败给武林盟主乾一并不稀奇,但败给慕容星却说不太通,他又一想,二人对战本就变数极高,万物相生相克,武林诸雄,并不能简单排出个高低强弱来,这世上也并没有谁是打不败的神话。这样想着,却看到最后一句写的是,“曲则全晚年与千秋雪相伴隐于青城山”,少年不禁“咦”了一声,近十余年都没有人见过曲则全,都传他早已归天,不过后人皆寻不到千秋雪,或许这书上写的是真的,只是这青城山是什么地方,倒也是从未听说过。
剑篇的第二个人,是叶知秋。叶知秋本名叶易,杀手,一年只杀一人,逢秋出动,江湖人送外号“叶知秋”。其剑快而精,所用之剑即是曲则全所铸“龙吟”一剑。少年顿生寒意,不迭看完,即将书随后翻到医篇。
医篇的第一人,唐本草。书上是这么写的:“唐本草,神医。收有两徒。大徒决明子,青出于蓝,风流成性;小徒禾儿,长于施毒,身世成谜。”少年心道这倒有趣,从没听过唐本草还收有一个小徒弟。身世成谜,难道还是皇家血脉不成。
书翻至名门篇,刚好翻到峨眉一章,写的是峨嵋派现任掌门司徒白一节。司徒白,峨眉创始人“白猿祖师”司徒玄空之孙。自幼长于峨眉山,擅使通臂拳。入室弟子应竹修,身形俊秀,悟性超凡,被看作下一任峨眉掌门。少年瘪了瘪嘴,越过昆仑,武当,武林等众名门正派,将书直接翻到了盗篇。心中开始暗暗窃喜,这盗篇第一人定是自己的师父无疑啦。
翻开,却见书上所写的第一人是一个叫做端木宏的。端木宏,闻所未闻的姓名。少年满脸不屑,来回翻了好几遍,终于确信师父确实是被排在了第二。这才将信将疑的去看书上文字。“端木宏,终其一生,盗宝三件。其一为江南富豪花如令的镇家之宝雕花血玉环;其二为曲则全所书之《逍遥剑法》;其三为与涂霆合盗之物慕容星所制的噬月琴。”
仅几行字把这少年看的目瞪口呆,浑身颤栗。书上提到的三样东西,皆是江湖之中的传说,人人传说可从未见过。在人们心里,这些东西就像是天上嫦娥一般如同神话。若是别人看到尚可……少年此刻正如置身冰窖一般。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要偷到这三样东西,是何等艰难的事情。
先说这雕花血玉环。传说,古代一位骁勇善战的帝王最后一口气咽下时,含入口中的玉随气落入咽喉,进入血管密布之中,时经千年,死血透渍,血丝直达玉心,凝炼出一块稀世通灵血玉,此血玉吸集万古精华,能增加功力,永葆青春益寿延年。之后此玉几经流离,被花家一位对玉颇有研究的主人花知瑜以重金买下雕成手环,名为“雕花血玉环”。传说毕竟只是传说,这玉是否真如传说所言却无法应验,因为据说这只玉镯有一样毛病,择人而佩,没有一个人能够穿戴得上。所以,纵使花家有这样一件宝贝,却也只能把它关在深宅之中,供为神物。然而花知瑜心有不甘,将此雕花血玉环藏在凤凰阁,阁外设三十六层防护,昭告天下人士前来闯关取玉,冀望上天能为此玉镯挑选一位主人。花知瑜死后,花家之人不舍将雕花血玉环拱手让人,于是在三十六层防护之外又加了三十六层防护,夜夜不点烛灯。于是,漆黑一片阁子只有千年寂寞的雕花血玉环散出隐隐孤独的红光。就这样又过了很多年,有一天花家的人突然发现凤凰阁内不再闪红光了。于是,着急的花家日夜开工,用了一年时间,终于撤去层层防护。进到阁中才发现,这件稀世珍宝,雕花血玉环,早已经悄无声息的被人偷去了。世人皆以为是花家故弄玄虚,根本就没有这只传说中的雕花血玉环。雕花血玉环自然是有的,不消说,这盗玉之人,正是端木宏。
再说这《逍遥剑法》。相传曲则全将毕生绝学著成一本名为《逍遥剑法》的书。传说……传说中的话传来传去只有这么一句话。
少年又往后翻了几翻,见书中有一人物的笔墨是新添,字迹也略略端正,他着意看了看人名,叫做涂清澈。他在这一页上停留许久,直到夜间寒气加重,打出一个喷嚏。他将书藏在怀中,脚下抹油准备开溜。忽而脚步一顿又坐在地上翻起书来。看到书中“叶之洋”那三个字时,他忍不住轻声笑了,这书里果然也有自己的名字,只是书中仅有几行字,尚存大片空白,大概是还未写完。叶之洋禁不住连连点头,心中暗道:“这书还是放在这里,让他继续写下去得好。”
“嚓~嚓~”蹒跚的脚步声,叶之洋耳朵一跳,速将诸物还原,大大方方走了出去,不动声色地喊道:“噫!掌柜的也不在,店小二也不在,这客栈还开不开了啊?”
脚步渐急渐近,叶之洋回头一看,来的是个老态龙钟的账房先生。账房先生看上去有些疲累,沙哑问道:“客官,住店哪?”
叶之洋交了银钱,选了间靠近中间的屋子,心中想着书里的事,闷在床上一动不动的胡思乱想,想那个叫做涂清澈的小小少年。
辗转反侧,竟一夜无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