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剑问道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平天释厄传 > 第六章 强争花石至凶灾(下)

第六章 强争花石至凶灾(下)(1 / 1)

悟空见杨戬一脸严肃,也不再嬉笑。略一沉吟,他皱着眉头说道:“那****上天去寻玉帝,说起凡间战乱,葛老道说是那宋朝皇帝得罪上天。我想肯定又是些打翻贡品之类的鸟事,也就懒得再跟他废话。后来见他们无心相助,我心中恼火,就离开了天庭。”

杨戬听罢,只是微微摇头,又问道:“贤弟上天宫可曾去那凌霄宝殿?”

“凌霄殿?”悟空猛然一怔,想起增长天王之言,说道:“不曾,我到南天门正碰上增长天王,他说那凌霄殿正在重修。于是我就去了瑶池离宫,玉帝与众天神正在哪里莺歌燕舞哩。”

杨戬闻言,紧握拳头,恨恨的说道:“贤弟有所不知。正是因为这凌霄宝殿,才致使天下生灵涂炭哪!“

“哦?”悟空这一惊非小,心下大为诧异,满脸不解道:“凌霄宝殿关凡间何事?”

“贤弟有所不知。”杨戬一脸厌恶的说道:“当年这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本来也是受天命而建国,是以宋朝历代皆尊崇天庭。因此虽然北面强敌环伺,却也一直安居中原。哪知后来出了一个皇帝,名叫赵佶。这人本就是个花花公子,登基后更是骄奢淫逸,将国政完全交给几个奸臣。如此也就罢了,他见天下皆信仰道教,居然自称‘教主道君皇帝’。此事一传上天庭,玉帝便大为震怒。”

“只是因为此事?”悟空皱起眉头,良久方道:“我听说这凡间皇帝都是经玉帝选择后方才托生的。且自称什么教主有何大事?即便如此,只因他一人之过,便要全天下的百姓陪葬,这究竟是何道理?”

杨戬见他面有怒色,轻轻摆摆手,继续说道:“玉帝所为确实过分。但最终决定天下兴亡的并非这个自封的教主头衔,而是因为‘花石纲’。”

“花石纲?”悟空一脸迷惑,问道:“那是什么东西?”

“‘花石纲’是那赵佶为自己四处寻得的奇花异石美玉珍宝所起的名字。”说道此处,杨戬有些哭笑不得:“那赵佶最喜爱这些宝物,便命令大臣四处搜寻。看到珍奇之物便运回京城,其中他又最喜爱奇花异石,所以给这些东西命名为‘花石纲’。”

“真是个糊涂皇帝。”悟空骂道:“已经做了皇帝,不知用心富国强兵,要那些破花烂石有何用处?幸亏他没看见俺老孙的金箍棒,不然非得来抢了去。”

众人听他言语诙谐,又是一阵哈哈大笑。杨戬笑罢,继续说道:“如果他知道得了这些东西的后果,恐怕你硬送给他他都不要。”

“嗯!”悟空心头一亮,说道:“想必这皇帝就是后来被虏到北方的那位吧?”

“正是。”杨戬点点头:“可不止虏了这一位呢!他的老婆孩子媳妇佣人,总有数千,大多都是被折磨致死。”

“这就是玉帝干的吧?”悟空一脸鄙夷的神色,说道:“他自去寻找花草石头,关玉帝何事?难道当年不是玉帝选的这个皇帝么?”

“此事说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杨戬将手抵在墙上,叹气道:“那赵佶到处寻找‘花石纲’之时,恰逢天庭要重修凌霄宝殿。当年修建天庭之时,材料本都来自凡间。玉帝此次也是遣天使在凡间搜罗花草玉石、珍宝器物。天使到处寻找,可是好东西全部被赵佶收到宫中。那赵佶本是天星下凡,天将也不敢擅自抢夺。最终他们一无所获,回天庭便添油加醋的指责那赵佶不敬上天,与天庭争抢宝物。玉帝闻言大怒,遂决定灭亡大宋,他派遣赤须龙下界,带领金兵南下,将那赵佶迁于苦寒之地折磨致死。”

“这么说来,就为了几块破烂石头,便让凡间百姓蒙此大难?”悟空满心愤怒,说道:“这种作为,与那赵佶有何不同?”

“当然不同。”李监丞突然发话道:“那赵佶只是一介凡人,虽然为一国之主,生死大权却掌握在天庭手中。而玉帝乃是天庭至尊,他可以为所欲为却完全无所顾忌。”

“凡人有过,则天降惩罚。”悟空愤然道:“难道玉帝****,便无人惩罚么?”

“这个嘛······”李监丞说着,目光向杨戬望去。

杨戬此时面色通红,显然也是十分郁闷。只是他却紧咬嘴唇,一言不发。

悟空见他这幅表情,心中暗想道:“毕竟他是玉帝外甥,老孙在他面前如此说话倒是失礼。”想到此处,他微笑着向杨戬合掌道:“老孙心中愤慨,一时失言,还望大哥见谅。”

杨戬依旧微笑着说道:“贤弟说哪里话,我一向与天庭来往甚少。一向厌恶他们的做派,且贤弟实话实说,有何失言?”言罢,他突然有些神色不安,又说道:“只是贤弟此次计杀蒙哥,虽然行事缜密,但迟早会被玉帝知晓,到时恐怕他会对贤弟不利。”

“谅他能把我怎样?”悟空闻言,面露不屑之色,冷冷道:“俺如今身在佛门,不归他管。若我佛如来知道凡间之事,想来也必然插手。”

杨戬正欲再言,李监丞却故意抢先点头道:“大圣神通广大,玉帝自奈何不得。只是此次大圣仗义行事,也不过暂时救得江南百姓。玉帝得知蒙古退军,虽不敢难为大圣,但他必然不会就此罢休。不久蒙军必然再度进犯,那时大圣又当如何?”

悟空知他说的有理,不禁眉头紧锁。忽然他心念一动,脑中便出现了忽必烈的身影。他转头向李监丞看去,只见他目光正盯着自己,好像已经将自己看透一般。

“以先生看来,此事应该如何?”沉默良久,悟空抬头问道。

“在下只是一介书生,能有什么办法?”李监丞摇了摇头,又捋着胡须慢慢说道:“只是如大圣与真君这般神通广大,心中又惦记着天下生灵,想来必然难以作壁上观。”

李监丞言罢,杨戬与悟空恰巧目光相交,两人俱显露出夹杂着愤慨与犹豫的复杂眼神,却都默默无语。

康安裕在一旁倾听良久,此时见杨戬神情,他立时心下会意,便向李监丞道:“先生所说有理。只是大哥已多次进谏,玉帝非但不听,还发下旨意严禁我等插手。大哥虽久居此地,却也受玉帝统领,又有甥舅之亲,根本是无可奈何!”

直健听了此言,却是大为不快,恨的须眉倒竖,大声喊道:“什么甥舅之亲,以大哥的法力才能,便是上天做个天王又有何不可?如今却困在这小小灌江口千有余年,这分明就是嫉贤妒能。若他再继续胡作非为,我等就随大哥上天为民除害便了。”

言罢,直健顿觉心中痛快,忍不住仰头哈哈大笑。杨戬却眉头紧蹙,缓缓说道:“我杨某绝不会做那犯上作乱之事,兄弟日后切莫再如此胡言乱语。若蒙军再来,我便亲自上天劝谏。若玉帝不听,我只有违抗旨意,事后任凭他发落便了!”

李监丞听他说的慷慨激昂,却还是微微摇头。悟空将众人言行看在眼里,心中钦佩杨戬,合掌说道:“大哥放心,若蒙古大军重来,想必也不会再大肆屠杀。否则老孙便回灵山请求佛祖相救。”

“哦?”李监丞微微一笑,问道:“大圣何以知道蒙古大军不会再大肆屠杀?”

悟空虽然对忽必烈抱有一线希望,但也知他狡猾多智,且未必便能登上皇位。听李监丞问起,只随口应付道:“老孙只是猜测而已。”

看他面色,虽不知何出此言,李监丞却已知悟空心中没有把握。他见杨戬默默无语,便也不再说话。

悟空见众人都陷入沉思,心中想起佛祖之托,便向众人告辞。杨戬心中不舍,硬要留他住些日子。悟空虽也不愿离去,只是心有挂念,遂坚决不肯。杨戬见状,只得与众人出门相送。

最新小说: 仙家有田 混沌雷修 仙剑神曲 西游:第四天灾横推三界 酸梅 我可以爆修为 非凡人生 始皇大寿,送长生不老药一份 我杨过誓不断臂 天龙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