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剑问道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平天释厄传 > 第五章 怒叹君臣逢噩梦(上)

第五章 怒叹君臣逢噩梦(上)(1 / 1)

自蒙古大军撤退,悟空便四处奔波。连日里几乎寻遍三山五岳、四海九渎,却始终没有丝毫线索,他心中甚为烦躁。这一日,他又驾起云头到处探访。正行间,忽见前方祥云缭绕,瑞蔼朦胧。悟空心下诧异,便在云端用金睛火眼向下望去。这才知晓下面是一座大城,城中熙熙攘攘,人烟稠密。悟空略一沉吟,猛然惊醒,想起这里正是二郎显圣真君所居的灌江口。

自从当年在花果山与其交战,悟空与二郎神便惺惺相惜,一向以兄弟相称,只是已有数百年来不曾相会。悟空知他上交神佛,下结妖魔,便想到那里打听打听,顺便叙旧。想到此处,他便直奔灌江口而去。

进入城中,悟空仍然化作老僧模样。一见这里人丁兴旺,百业繁荣,他不禁流连忘返,缓缓穿梭在大街小巷之中。转过路口南侧的一座石桥,一处庙宇映入他的眼帘。那庙宇建筑清奇,香火鼎盛。悟空一见,面露笑容,知道那里便是二郎显圣真君庙。

“不愧号称显圣真君,护佑的好一片太平世界。”悟空想起前几日见到的江山残破,人民凄苦之状,忍不住叹道。想到这里,他便现了原身,径直走进庙宇。众鬼判一见悟空,心中惊诧,急忙跪下道:“不知大圣爷爷降临,小的有失远迎,死罪死罪!”

悟空见他们一副惊恐表情,便想起当年闹天宫时在这里做的荒唐事。他哑然失笑道:“列位放心,老孙此次是来会友,绝不为难你等。请问你家真君何在?”

众人见悟空嬉笑,一颗颗高悬着的心才缓缓放还,左侧鬼判回话道:“禀大圣爷爷,我家真君外出打猎,数日未归,小的们实不知他在何处。”

言未毕,只听得门外有人朗声道:“不过离家数日,不想却有贵客临门,不知大圣今日怎得闲暇光临寒舍。”悟空循声回头望去,只见那说话汉子神威凛凛,全身披挂;腰悬宝剑,背挎雕弓,一身雄壮虎虎生风,三目灵光炯炯有神。在他身后还跟着梅山兄弟与一位中年书生。

“二郎哥哥。”悟空急忙双手合十,撇嘴笑道:“小弟云游下界,刚好到得此地,特来向大哥讨杯水喝,不知兄长肯赐否?”

“哈哈哈,贤弟玩笑了。”杨戬快步上前,拉住悟空手臂,笑道:“贵客光临,求之不来,请里面坐下相叙。”

梅山兄弟见了悟空,也都赶上来与他相见。几人进入客厅,分宾主落座,鬼判立即端上香茶。

“贤弟请用茶。”杨戬笑道:“贤弟如今入了佛门,说话都如此彬彬有礼,我一时还真难以适应!”

“哦?”悟空一脸怪笑,扬扬手臂,龇牙咧嘴道:“你不知道,在那灵山整日里见到的都是些只会参禅念经的和尚,整的俺大觉枯燥乏味,哪能比得大哥这里快乐逍遥的太平世界!”

“贤弟过奖。”杨戬刚微微一笑,却像忽然想起什么,面色骤变,随即便是一声叹息,说道:“也不知道我这里还能有几天太平日子!”

“怎么?”悟空见他一脸不快,大惑不解道:“谁还能夺了大哥的太平日子?”

“贤弟久居西方极乐世界,想来不知此地之事。”杨戬微微苦笑,继续说道:“我这灌江口现属大宋管辖。那朝廷虽然君昏臣佞,百姓倒还落个长久安居。可如今北方有个蒙古国正在南侵,眼看这宋朝将要支撑不住。这蒙古人野蛮凶狠,每下一城几乎都要屠尽百姓。眼看着这里百姓也将遭灭顶之灾!”说到这里,杨戬收敛笑容,脸上现出一片杀气。

悟空见他这幅模样,心知他是真心担忧百姓祸福。便故意试探道:“那蒙古人如此野蛮,与妖魔何异?大哥何不出手救护百姓?”

“哼!”杨戬闻言,怒目圆睁,指着梅山兄弟恨恨的说道:“不瞒贤弟,我几次将欲出手,都被这些兄弟劝阻!”

“嗯?”悟空转头看看,见梅山六兄弟个个面有愠色。他心下疑惑,问道:“这是为何?”

“贤弟有所不知!”杨戬满脸的愤怒之中隐藏着一丝无奈,叹气道:“玉帝早已发下旨意,说那大宋皇帝得罪上天,故降灾罚。晓谕我等不可插手干预,否则一律严办!”

“果然是他!”悟空忍耐不得,大怒道:“这玉帝好没道理,大宋皇帝得罪上天,只拿住皇帝问罪便了,为何无端要百姓遭难!不瞒大哥,我前几日刚上天庭见过玉帝。那满天文武都只在醉生梦死之中,哪有闲心去管凡人死活!”

杨戬闻言,默然无语。过了片刻,他才转头问道:“贤弟此次下凡可有公干?”

“嗯。”悟空压住火气,呡了口茶,说道:“这次下凡老孙是受佛祖差遣。”

杨戬见他不肯详细言说,以为事关灵山机密,便不再追问,只低头饮茶。

悟空见杨戬沉默不语,便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转头问道:“大哥可知那岳飞之事?”

“岳飞?”杨戬略显惊异:“可是那在风波亭内被害死的鄂王岳飞?”

“正是。”悟空见他知晓,心中欢喜,又追问道:“这几****在凡间也听到了一些传闻,不知大哥是否知晓?”

“岳飞之事在凡间无人不晓,我岂能不知。”言罢,杨戬放下茶杯,站起身来踱出几步。走到左侧墙边,他又停住脚步,转身看着挂在墙上的一副字画。

悟空正要继续询问,却见他起身离去。他不知何意,便也起身走到杨戬身边。杨戬此时却浑若不觉,只怔怔的看着那副字画。悟空心中疑惑,便也向那书画看去。只见字画之上字迹清晰,遒劲有力,一见便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悟空忍不住低声念了下去: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窗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

一见后面署名“岳飞”二字,悟空心头微震,转头向杨戬问道:“这字便是岳飞所写?”

杨戬微微一笑:“这倒不是。只是我仰慕他填的好词,便摹来挂在此处。”

“如此说来,这词确是岳飞所写喽?”悟空大为诧异。

“那是自然,在这凡尘之中,还有谁能填出如此好词?”杨戬尚未答话,身后那书生忽然站起身来插话道。

悟空回头望去,那书生急忙施礼。杨戬见悟空面带疑问,撇嘴笑道:“贤弟一向住在灵山,自然不认识这位先生。”言罢,他走上前去,挽着那书生向悟空道:“这位先生如今是我师父,姓李名兼字玄通,号归朴。”

李兼微微一笑,摆手道:“我哪里能做真君的师父,不过是这灌江口的一个监丞罢了。久闻大圣威名,今日得见,荣幸之至。”言罢又向悟空躬身施礼。

见他面皮白净,蓄着短须,一副书生打扮,周身虽有些真气,却不甚强。悟空心知他必然是个智谋文士,便双手合十回礼。

“大圣刚才读了这阙词,感觉如何?”李监丞微笑着问道。

“这个······”悟空微笑着摇摇头,自嘲道:“俺乃村野武夫,哪里懂得这高雅之事。只是感觉这词中虽然颇有些英武豪迈之气,其中却又夹杂着几分凄凉无奈之情。”

“哈哈哈。”杨戬听悟空说罢,忽然笑了起来。笑罢,他拍了拍悟空的肩膀,称赞道:“想不到贤弟一眼便看透这词中之意。”

“词中之意?”悟空撇撇嘴,大惑不解道:“此话怎讲?”

杨戬闻言,却不答话,只转头看向李监丞。李监丞即刻会意,便迈着碎步上前说道:“大圣有所不知,这阙词正是当年岳武穆在凄凉无奈之时而填,他天生的英武豪迈之气自然是一时无匹。”言毕,他忽又转头注视着杨戬,继续说道:“世人皆推崇岳飞的《满江红》豪气冲天,而我家真君却独爱这首豪迈中夹杂着无奈的《小重山》。”

“嗯?”悟空方才只是信口而出,此刻听李监丞之言,他仍是一脸疑惑道:“既然天生豪迈又怎会有凄凉无奈之时?”

“这个······”李监丞捋着胡须,轻轻的摇了摇头,说道:“若如大圣这般天上地下无所畏惧自然不会有凄凉无奈之时,但那岳飞纵然天性豪迈,却也只是一介凡夫,遇到无奈之事自然会感觉凄凉。”

“这几日总是听人谈论岳飞。”悟空听他话中有话,便双手合十,恭恭敬敬的说道:“还望先生为我仔细说说这岳飞之事。”

“不敢不敢!”李监丞急忙躬身,微笑道:“既然大圣有令,在下不敢不从。”

言罢,李监丞稍稍停顿,才又说道:“这岳飞本是中原人士,年轻时便投笔从戎。他母亲在其背上刺有‘精忠报国’四字,希望他忠心为国。后来恰逢北方金国南侵,打破京城汴梁。他们不仅大肆杀戮,还将宋朝皇室数千口全部掳往北方苦寒之地。”

“这件事情我也略有耳闻。”悟空接口道:“听说就是因为那皇帝得罪上天,方有此下场。”

“嗯,大圣所言不假。”李监丞继续道:“后来金国继续南侵,一度曾打过长江,势不可挡。宋朝军队一溃千里,只有岳飞统领的一支军队百战百胜,直将金国统帅困于死地,险些丧命。”

“原来如此。”悟空微笑道:“不过胜败乃兵家常事,他勇略高于那女真统帅也不稀奇!”

“贤弟有所不知。”见悟空不以为奇,杨戬插话道:“那金国主将完颜宗弼乃是天上赤须龙下界。”

最新小说: 仙家有田 混沌雷修 仙剑神曲 西游:第四天灾横推三界 酸梅 我可以爆修为 非凡人生 始皇大寿,送长生不老药一份 我杨过誓不断臂 天龙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