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剑问道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武侠红楼 > 第十八章 烟鹤渺渺记忠臣

第十八章 烟鹤渺渺记忠臣(1 / 1)

第十八章烟鹤渺渺记忠臣

嘉兴的抵抗被记录在贾琏的笔记之中,成为了日后贾琏的一大罪证。这本笔记上这样记的:闰六月六日,嘉兴民众千余人揭竿起义,推在乡的明翰林学士屠象美、明兵科给事中李毓新主其事,降清的明嘉兴总兵陈梧反正任大将军指挥义师,前吏部郎中钱棅助饷,张起反清复明的旗号。

主事者矫明潞王血沼聚众在天宁寺开读,两日内义军增至万余人。众人杀满清委派的秀水知县胡之臣,又疾驰攻破嘉善县,擒清委知县斩于嘉兴三塔,附近各县也均于闰六月初十后纷纷举事响应。清军在杭闻讯,十五日回军攻嘉兴,屯兵三十里外,义军出击不利,二十五日清军韩岱部自城西攻城,炮击自午至夜,城墙被击坍一部。生员郑宗彝在市中袒背呼号,召集上千民众守城。

二十六日陈梧自东城门出走,百姓相随,死者甚众,屠象美、李毓新死于混战中。

钱棅则后来在震泽伏击清军时殉难。

当日,城陷,清兵屠城。明大臣前吏部尚书徐石麒时在城外募兵,住在小船上。城破前,徐石麒在城下大呼:“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缒城而入,在城破时穿上朝服自缢而死,仆四人随之自尽殉国。

其他官员、居民自尽甚众,年轻妇女被清军大批掳掠,僧人幸免,几乎全遭屠杀。

贾琏记录这些事情的时候,王熙凤已经是他的妻子了,凤姐原来并不太在意这些民族大义之类的东西,做什么事情只是有些管事的欲望而已,贾琏偷偷记下来的这些事情她并不是不清楚,但自从她嫁给了贾琏,和自己的姑姑王夫人住在一起,自然十分听姑妈的话,但这本子她也没有舍得烧掉,因为贾琏很难坐下来认真写几个字,而这本日记是贾琏字写得最漂亮的时候,于是她将这本笔记和自己家的账本藏在一起,时间长了,自然都忘了,直到贾家被弹劾抄家,这东西也****出来了。却又被贾雨村发现后偷偷藏起来,为后来贾政研究明史的时候找到了材料。此是后话。

嘉兴城破,段传秀原本带了戏班子住在船上,徐石麒要回城受死,段传秀看这一船十多岁的孩子,苦劝徐石麒慰这些孩子留下来,徐却不肯,自己回城自杀了,段传秀来不及救援,嘉兴已经失败了。这件事以后原本不爱说话的他更加沉默了,带着这一帮孩子躲避清兵的追捕也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贾珠带的部队却还在山里,他让伤兵自己屯田织布,一些体质好一点的士兵苦练武功参加各地的救援。

贾珠在这山里遇到了被李自成留下的陈圆圆,见到了陈圆圆的第二天,就让柳湘莲给陈圆圆送了些粮食和用度。山里消息不通,和外界的联系主要靠锦衣卫的几位骁勇之人打探,段传秀的坐骑日行千里,经常会带回些消息来,说起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以后并没有抗清之举,相反四处杀戮义军明军,势如破竹,大家都很忧心。贾珠记得当年一起在老师那里学艺时和吴三桂的交情,对吴三桂还抱有幻想,说服陈圆圆一起北上,或者可以以吴三桂对她的迷恋劝吴三桂反清复明。

圆圆叹息,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自己落下千秋骂名,若有机会可以去劝他弃暗投明,或者将来历史可以功过是非,重新评判。

于是贾珠只带了柳湘莲,护送陈圆圆一路北上,柳湘莲赶车,贾珠骑着马跟着,但南下逃难的人多,他们逆流而上,自然不容易,一路见到一些溃逃的大顺军和追赶过来的明军,因为缺乏粮食,每天都看到一些拦路抢劫的事情,贾珠先还管一管,后来这些事情太多了,想到自己只有赶紧结束这场战争才能真正救这些难民,只有尽快北上。

很快又传来了江阴抗战的消息,段传秀带了一支队伍前去支援,和王道士带来的童子军会合了。

贾珠和段传秀林黛玉在船上见了一面,贾珠原来想劝段传秀不要去江阴,尤其还带着这些孩子,段传秀不同意,说贾珠悲观,对任何反抗都没有信心,只知道保守行事。柳湘莲也一心想跟着段传秀去和满人打仗。段传秀喜爱这个伶俐漂亮的帅小伙,将自己的一套拳法教给了他。

这一晚几个人都不舍得去睡,深知这一分开一个往北,一个往南,也不知是否还能见面。陈圆圆教黛玉抚琴,段传秀教柳湘莲练拳,到是难得的静谧和温暖。贾珠看着黛玉小小的脸似乎越发瘦了,问她:“你愿意和段哥哥去江阴。”黛玉点头,微微笑道:“此去江阴,但为扬州尽忠义。”对贾珠道:“哥哥送陈小姐我到认为不必,到耽误了李纨姐姐一生,不信靠陈圆圆可以平定天下。”贾珠叹息,“我何尝不知,只是让吴三桂师出无名而已。”黛玉微微点头,“哥哥保重,怕哥哥会被他软禁。”

陈圆圆道:放心,有我在,一定保护贾护卫周全。”

贾珠笑笑:“我自然小心,所以带着柳湘莲,这孩子年纪虽小,最是机灵的。他原来在李闯王军中呆过,倒是得了些武功真传,功夫也忒好。”黛玉看柳湘莲此时一直在暗处望风,十分安静,点头,“此人有侠士之风。”段传秀笑道:“林姑娘看人可以和妙居士的读心术相比了。”三人看着江上大雾渐渐起来,黛玉有些咳嗽,贾珠忙让她和陈圆圆先去船上歇息,自己和段传秀把酒言欢,二人这次分别,也不知何日再见。

柳湘莲竖起耳朵想听一点其他人的消息,却没有听到。黛玉却到船头将一本秘籍给了他,笑道:柳大哥,这是我柳叔叔送给你的秘籍,还有个好消息要一定和你说:你的娘亲现在去了北边,往京城去找你舅舅去了。

谁稀罕他的消息。柳湘莲脸一红,自顾自跑掉。黛玉笑道:这秘籍你不要,我可就丢水里了。拿着秘籍就往水里丢,柳湘莲听到东西落水,诶了一声。转过头来。黛玉微笑,将秘籍扔了给他,笑着进船舱去了。

柳湘莲打开秘籍,却是一套拳法和武当心法。擦了一把眼泪,回去睡去了。

黛玉这一晚想念自己的父母,哪里睡得着,早上醒来,枕头边全是眼泪。

第十九章

江阴的反抗招来的是更加疯狂的报复,清兵的红衣大炮几乎把江阴炸到地陷三尺,强烈的炮火中人根本就无法在城墙上伸出头来,救兵没有希望,投降绝不可能,大家在紧张的抵御之余对神灵也就抱有幻想。于是城中对于这个女将军的传说也越来越神。什么敌人在外面发炮对击。忽然看到一员女将站在城墙上,将袖子一拂,敌人的弹药就弹了回去,反而击毙了无数自己人。宝钗自然知道这说法有些无稽,但还是在内心期望能看见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大小的女孩子。

十王痛惜薛王被炸死,命令大将抢掠城外居民的大箱千余只,叠成将台,和城一样齐。十王坐在上面,上将四人、亲军二百四十人围在台旁。那些亲军都拿着狼烟喷筒,将从南京、镇江缴获的大炮五、六步排一座,共计有百座,命令他们听到号令一齐发射,猛烈攻击城的东南角。阎应元爬到城上,用膝盖行走,看见十王在台上指挥,就叫街巷中力大无穷的汤三老儿背了一座大炮登城,对准十王安放好。阎应元又左看右看,对准了亲自点火发射。汤三老儿听觉上有点迟钝,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呆呆地坐在那里张望。只看见火路一条,十王、四将二百四十人一齐随着火灭了。只剩下一把黄伞在半天中飘荡,一只脚连着靴子落了下来。大家欢呼起来。

清兵四出烧杀抢掠,抢夺粮食,弄得城外也是民不聊生。城外的乡民也拼死在反抗。死伤惨重。薛姨妈只得远退了三十多里,在驿道上等着消息。薛蟠和薛蝌心里痒痒,要出去帮忙杀清兵,薛姨妈如何会答应,着香菱和邢蚰烟把两个人看得紧紧的,也不敢让他们去打听宝钗的消息。

时间越拖越长,清兵也用了无数劝降之计,没有人答理他们。摄政王晓谕招安,全城也不听。豫王的指示到了,用箭射入城中,说明朝已经灭亡了,何苦要死守呢!里面的人看到后,在后面加了几句话“愿受炮灯,宁死不降!”又将它射了回来。

这天,大雨滂沱,夜半的时候,应元派善于游泳的陈宪饮和段传秀带了几个人渡过外城河,钉死清兵的炮眼,使他们缓了两天,不能攻城。城里连夜修好城垛。

后来五天,刘良佐害怕城里再来钉眼,命令不分昼夜攻击。到了傍晚,风雨怒号不停,这才停止了开炮。

中秋节快到了,阎应元军民做了月饼,发放民间赏月的物资,段传秀给白塔内的孩子送来了月饼。宝钗正要吃,想了想,又递给表妹王悦,那王悦此时病着,哪里吃得动,靠在宝钗怀里只是喘息。宝钗落泪。宝钗送段传秀出来,问为什么不能出城去投降呢,这么多人的性命,难道不比头发珍贵。段传秀无语,许久才说道:“我是个武夫,道理我说不出来,我不愿降,你这个想法也不要让人知道,你看到的,在城里,只要有一点犹豫的都会被杀掉,何况投降的想法和你的身份。好好照顾你表妹,也许你们可以活着出去。有时坚持气节看起来没有意义,但总是要去做,它比生命宝贵。你再长大一点就知道了。”

宝钗一时动情,纠着段传秀的衣襟,哭了起来。“你会死吗”

段传秀点头,“如果没有比死更重要的事让我去做,唯有死而已。”

宝钗哭着点头:“你死之前,别忘了过来杀掉我们。”

段传秀晚上过来,将两包药给宝钗让给王悦,王悦赌气不吃,说总是要死的,吃它作甚。段传秀笑到:“林姑娘找了几家药店给你配的,她说了,战死也罢,能活着就不要糟蹋自己。你到别辜负了人家。”王悦一听,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给的,立时打起活下去的精神。

过了两天,百姓带酒登城,举杯痛饮,慧然带了孩子们也来了,诸生许用模仿楚歌,作五更传曲,令善歌的人登高传唱,以笙笛箫鼓相和。宝钗看那女子也在,只在那里专心看乐师操琴,似乎天地万物都与我无忧,在这月色中观琴的她越发显得瘦小了。这时,天无纤翳,皓月当空,清露薄野,剑戟无声。梨园的班子来了一曲,歌声悲壮,响彻云霄。

美人自刎乌江岸,

战火曾烧赤壁山,

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

读书人一声长叹。

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

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

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清兵争向靠前倾听,或怒骂,或悲叹,甚至有人哭了起来。

刘良佐于是也作了劝降的歌曲,命令士卒相倚而歌。

听歌的人嫌城下鼓噪,一阵炮轰过来,清兵四散避去。

城上歌声又起。

宝钗看月上中天,慧然怕太晚有变,带孩子们下楼,段传秀告知她弓箭队另有任务,不和她回去。宝钗跟着正要下城楼,却被那女子叫住:姐姐请留步。命两名亲兵将宝钗请到城楼旁一间兵器房里。

“听说姐姐是明帝选的淑妃。”

宝钗低下头。

“这几日城必定要破了,原来大家就死也无妨,但典史吩咐我们今晚带姐姐悄悄出城,姐姐请随我来。”

宝钗忙请求带上王悦还想回去叫上四姑和莺儿,,几名弓箭手有些不耐,说这个人忒地不知好歹。城楼上在掩护我们,你要不走大家就都走不了了。段传秀忙答应以后设法把四姑带出来。

宝钗还在犹豫,早被几个女孩推进车里,城上还在奏乐,却又响起炮声,西门悄悄开了,在炮声的掩护之中,几匹马和两辆马车一起从外城的一片山地悄悄离开了。王悦还在奇怪,为何大家不设法走这条路离开呢,宝钗叹气:“大约要尽忠义的人都是不怕死的。他们是不打算活了。”

段传秀将她们送出来,在一片树林,单独和宝钗告辞,说一定要返回城里,

宝钗顾不得羞涩,跪下求段传秀保护自己。段传秀忙将她扶起来,正色道:“娘娘大礼,娘娘之命原不敢违抗,我还有部下在城中,岂可独生,我去会为娘娘救得奶娘和莺儿,不负所托。”

宝钗痛到在地,嘤嘤哭泣:“我不要她们了,也求你以我为念。”

段传秀摇头:“,娘娘虽未就国,名分已定,臣不敢僭越。莫让微臣临死有所顾念,不能死得其所。”

宝钗大羞,站起来冷笑道:“你去做你的忠臣去吧,只当我们从来不曾认识过。”话说过,心中无比伤感,将段传秀身上绣春刀夺来,就要自刎。却被那林姑娘用绸带将刀打落。宝钗倒在段传秀怀里。段传秀扶宝钗靠在一棵树上,用自己的披风将她盖着,那林姑娘远远看着,也不过来多话,候段传秀到身边,二人策马远去。几个孩子将宝钗扶上车,保着宝钗一路寻找薛姨妈而去。那宝钗经历此节,将万般情感勘破,到冷起了心肠。

后来的事是莺儿幸存以后找到宝钗说与她听的。

二十日,清兵贝勒带领四十多骑绕到君山的青龙奄的左边,观察地形。城上的人看见了,大炮和弩箭齐发,那些骑兵都被打倒了,遍遭**,贝勒也差点没命。二十一日

城破,大雨如注,昼夜炮声不绝,将整个县城都震动了,城中的人又困、又疲,再也想不出什么计策,只得等死而已。

阎应元和陈典史让孩子和女兵们全部躲到白塔里去。男人们下定决心与江阴共存亡。女兵们也不走,塔里的庙里的和尚也都出来了,就连孩子,也愿意和江阴共生死。孩子们被阎应元派和尚逼到白塔中藏了起来。慧然告诫孩子们一定要有气节,万一被发现不可投降。大家都答应了。

阎应元听了段传秀的话,知道何四姑是淑妃娘娘的奶妈。把她叫出人群,让她躲在白塔,如果活下来一定要带莺儿找到娘娘。告诉她们他已为国尽力了。四姑只将莺儿嘱咐几句,自己从城墙跳了下去摔死了。莺儿叫了声娘,当时晕了过去。被大家抱入了白塔之中。

这天,城上的人开始呐喊,清兵听到了,都以为是鬼叫声。在城中四边的空旷处,看见数万只白鹤飞了停在那里,迫近了一看,一点踪影也没有了。

二十二日江阴城陷,阎应元坐在东城敌楼,要了一枝笔,在门上写道:“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题好后,带领千人上马格斗,击杀清兵无数。应元环视了四周,对跟从他的人说道:“为我谢百姓,我报国的任务完成了。”被俘不屈而死。家丁还有十多人,都因为不降而被杀,尸体都堆放在一起陈典史关闭衙门,亲自点火,烧死男女大小共四十三人,自己持刀到兵备道前下马与清兵肉博,身负重伤,握刀僵立在墙壁上,没有倒下。

知府穿着公服在明伦堂自缢,他的妻子和姐姐投井而死。中书戚勋,弹琴的诸生许用,把门关上,**。

第二天,还在巷战不已。清兵用火攻击败了他们。老百姓慷慨赴死,都以先死为幸,没有一人顺从。

清军下令从东门出去的不杀,又下令十三岁以下的童子不杀。男女老少,投水、蹈火、自刎、自缢的不计其数。内外城河、绊河、孙郎中池、玉带河、通塔奄河、裹教场河处处填满了尸体,叠了有好几重,光投四眼井的就在二百多人。

段传秀和锦衣卫的人杀得只剩下他和林姑娘,快天亮,他逼林姑娘进了白塔,自己在白塔外高墙上一人以弩箭布阵,坚持到二十三日上午,弩箭全部发射完毕。清兵满城找不到活人,这才封刀。

午后,清榜出榜安民。躲在白塔隐僻处的孩子们和尚印白等,共计大小五十三人余生。清兵看到素妆戴孝的两个女孩子,在东门看到阎应元写的诗,说不出的肃穆悲壮,守着东门的清兵们正要盘问,眼前一花,却不见人影,都道是鬼魂作祟。

<ahref=>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a><a>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a>

最新小说: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八零好福妻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九零福运小俏媳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谍海偷天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