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蕊的魂魄就像一个漂浮的影子,轻飘飘地顺着幽幽的烛光一路向外面飘去。{我们不写,我们只是网络字搬运工。-..我无暇多想,忙定了定神,悄悄地跟在后面,与她保持了三到五步之遥。
出了耳门,外面便是山寨后面的山林,一股阴风扑面而来,我竟然打了个寒颤。我特意回头看了看身后,房间里的情形还一目了然,爷爷站在门口目送着我。
我不敢大意,深怕跟丢了杨蕊的魂魄,忙回过头来,紧随杨蕊魂魄之后。
让我觉得奇怪的是,此时周围非常安静,静得让人心里一阵阵发紧。不过,山林似乎并没有异状,地上的白蜡烛依然每隔一米就有一只,笔直地向远处延伸开去,虽然烛光幽幽,并不是很亮,但在昏暗的山林中,还是非常显眼,就像一条闪烁着鬼火的幽冥道一般,说不出的诡异奇幻。
杨蕊的魂魄几乎是踏着那些白蜡烛而行,她的魂魄透明而虚浮,因为她穿的是一件特制的白袍,此时在山林中缓缓而行,看上去衣袂飘飘,有一种凄凉之美。
因为爷爷一再叮嘱我要记得路,所以我边走边留意周围的特征。
一路都有白蜡烛,如果这白蜡烛一直这么亮着,那是不用担心找不到回来的路的。不过,我稍微动动脑筋,就知道,这白蜡烛是不可能一直延伸到我们的目的地的。因为杨蕊的魂魄是去找她前世的本相,而地上的白蜡烛是二爷爷摆设的,二爷爷根本不知道杨蕊魂魄的前世真相在哪里,所以这白蜡烛不可能一直延伸下去。
我想,这些白蜡烛应该是用来引路的,把我和杨蕊的魂魄引如阴间。..
果然,我就这般跟在杨蕊的魂魄后面,一直向前走了大约两百多米,前面便没有白蜡烛了。
难道我们到了阴间了?我不由有些紧张起来,在蜡烛的尽头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回头一看,身后的蜡烛竟然凭空不见了,而山林依然是之前的样子。
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特意原路返回,向后退回去十余步,依然看不见之前那一路的白蜡烛。
我强忍住心里的慌乱,暗道:“难道这里已经是阴间了?”
还好,我慌而不乱,立刻想起我此时已不同以前,可是身怀异术的,不如趁机检阅一下。
于是,我使出了意念符。
果然,身后那一排白蜡烛显了出来。我心里顿时了然,果然是到了阴间,而我此时站的位置正好是阴阳相通的隐蔽通道。
只要能找到这通道并开启它,我就不怕了。
此时,杨蕊的魂魄依然在不紧不慢地往前走,距离我已经二十几步远了。我不敢再耽误,慌忙在地上做了个记号,以便回来时找到回去的路。然后忙又去追杨蕊的魂魄。
我继续跟着杨蕊的魂魄往前走,让我觉得奇怪的是,这次的阴间跟我前两次去的不一样,这次我们一直在山林中行走,完全不像鬼门关外那光秃秃的样子。不过,天空依然是灰蒙蒙的,分不清是白天还是夜晚。
杨蕊依然像梦游的人一般,静静地向前飘行,完全无视后面紧跟着的我。
走着,走着,我渐渐地心里不安起来,不知道杨蕊的魂魄要走向哪里?我甚至有一种隐隐的担忧,她会不会直接去幽冥谷找她的本魂。
担忧归担忧,我却不能不硬着头皮继续跟着。
大约走了十几分钟,出了山林,竟然来到一个村庄,村庄不是很大,应该不足一百户人家。户与户之间排列整齐紧凑,跟一般的村庄随意分散修建不太一样,颇为一种城镇化规划的感觉。
杨蕊的魂魄径直向村庄里飘去,我自然紧随其后,不过心里却不免开始紧张起来。因为这村庄显然不可能是真实的阳间的村庄,里面的村民自然也不可能是真的人。
爷爷让我不声不响地跟着杨蕊,只说不可打扰她,可是,我们进去这村庄,必然会遇上里面的“人”,到时候我又该怎么应对呢?
不过,此时也管不了这么多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我硬着头皮继续跟在杨蕊魂魄后面,警惕地注意着周围的情况。
我们进了村庄,奇怪的是,村庄里竟然十分的安静,就像一座废弃无人的村庄一样。
我正惊异间,突然从身后的远处传来唢呐声。那声音不是很响,却吓了我一跳。我慌忙转身一看,竟然看见一队人正顺着我们刚才经过的山路往村子里走来。队伍很长。前面是吹鼓手,吹着唢呐,敲着鼓乐,而后面跟着一顶大红花轿。
原来是迎亲的队伍!
难道阴间也有婚嫁吗?今天竟然在这里遇到,我颇感惊异。
那迎亲的队伍来得极快,杨蕊的魂魄一直飘行很慢,照这个速度,必然会被他们追上。
此时,在这个地方,我自然不想跟这帮迎亲的鬼遇上,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还是避让一下为妙。
可是,杨蕊的魂魄又该怎么办呢?爷爷特别吩咐过,不能打搅她,我自然不能去拉她跟我一起避让。可是,如果我只管自己避让,那这迎亲的队伍会不会惊扰到杨蕊的魂魄呢?
唢呐声越来越近,我甚至已经看清走在最前面的人了。再不让就来不及了,我心急如焚,不敢去看身后的迎亲队伍,慌忙回头去看杨蕊。
谁知,就这么一个转身,杨蕊的魂魄竟然已经距离我十几米远了,正往前面一户人家的院子里飘去。
我慌忙追去,可还是慢了一步,杨蕊的魂魄一闪而逝,进了那户人家。
不见了杨蕊的魂魄,我顿时慌了,也顾不得害怕,便要跟进去。恰在此时,里面迎出一个中年妇女来。
那妇女突然冒出来,我猝不及防,差点跟她撞在一起。那妇女也和我一样,向一旁避让了一下,随即看见我,顿时满脸堆笑,说道:“欢迎,欢迎,快里面请。”
我被这妇女搞得莫名其妙。恰在此时,迎亲的队伍已经到了我身后了,那妇女忙又丢开我,冲我身后的人热情地打招呼。
我慌忙向旁边一让,便看见迎亲的人都站在那里,吹鼓手越发卖力地吹奏着喜庆的调子。
我顿时明白了,原来这迎亲队伍就是来这户人家迎亲的。而这妇女把我也当成是迎亲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