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剑问道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 > 第021节 小城奇遇(下)

第021节 小城奇遇(下)(1 / 1)

光看别人的不行,得自己手里有一些,跟人交换着,才能多看一些。(飨)$(cun)$(小)$(说)$(網)免费提供阅读这样,买小人书就成了那时我最大的投资,尽管当时的小人书价格并不贵,一本才一两毛钱,最贵的也不超过三毛,但我的家庭跟大多数家庭一样,连维持基本生活都很困难,哪还有闲钱给我买书看。想买书而又没钱,怎么办?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偷,一个是自己赚。偷什么?偷自家的鸡蛋。自我记住,母亲就养着十来只母鸡,十几只鸡并不是只只天天下蛋,有的下,有的不下。这样,每日的产蛋量也不尽一样,有时七八颗,有时八jiu颗。为了从中“渔利”,我总是十分主动地替母亲去鸡窝或柴草丛中取蛋。鸡是一种不甘沉默的爱张扬的家禽,产蛋之后必会“咯咯咯”地叫个不停,好像是向主人邀功请赏。

鸡产蛋的时间,一般发生在午饭前后,适逢我放学在家。鸡一叫,我就迫不急待地跑出去,把那颗刚刚产下的热乎乎鸡蛋取回来。碰上好几只鸡同时叫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地偷着攒上一颗了。当然,也不敢每天偷,通常是隔几天偷上一颗,藏在一个只有自己才能找到的地方。一旦攒够个十来八颗,就赶快拿到村里的小合作社卖掉。合作社的张老板虽知道这鸡蛋来路不明,但也不予点破,我敢卖他就敢收。不光是我偷,小伙伴们几乎没有一个不偷的,时间久了,大家手里就都有个一两块私房钱,有了一笔非常可观的购书资金。

赚钱的办法主要有,卖费品,卖破烂,卖药材。我村西北二三里远的地方,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镇子(那时叫公社)。镇上有一家废品收购站,几乎什么东西都收。做衣服裁下的边角布料,穿旧的破衣服,逢年过节吃完肉的骨头,从路上偶尔捡回的废铁,等等,都可以拿去卖。但家里的这些废旧物品很有限,所获的收入也很有限。为弄到更多的废旧物品,卖到更多的钱,小伙伴们很自然地想出一个办法,上街去捡。

星期天,众人一人手里操上一根木棍子,就成群结队地来到了村边的垃圾堆。干这事的时候,众人都很积极,这边挑挑,那边翻翻,折腾上大半天,也乐此不疲。哪里有付出,哪里就有收获。经过一番用心,总能从捡获的破烂中打闹上个一两元。按人头平分后,一次一人至少能获得一两角钱。

卖药材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生财办法。我们那里,正经的土地只种粮食,不种药材。所谓的卖药材,就是到野外挖来去卖。夏天一到,村东的滩地里就留下了我们挖蒲公英的脚印;秋天一来,陈年的土圪塄上就闪现着我们刨枸杞根捣地骨皮的身影。靠着这些劳动,我们也能收入几个小钱。

还有一种赚钱办法,特别辛苦,但再辛苦,我们也要搞,且还搞过多次。我们那地方,一到夏天,地里的田鼠(因田鼠皮毛呈黄色,所以我们称之为黄鼠)就非常多。田鼠多了,就对粮食糟蹋得相当厉害。有时候,种田人播下的种子还未及生根发芽,长出小苗苗,就让田鼠给吃得差不多了。最终,一亩地的苗苗连三分之一都保不住。吃掉种子是一种可以弥补的缺失,但违了农时,导致无法下种,这种损失可就大得无法弥补了。现在,种田人下种时,种子一般已与农药拌好,这可以有效地避免田鼠作害。但那个时候,好像还并不流行种子拌农药。

但那个时候自有那个时候的办法,什么办法呢?就是开展全民灭鼠运动。灭鼠运动有两个方式,一个是大队将药发到村民手里,让村民到田野里,专找田鼠出没的小洞去投毒。另一种方式是,不发鼠药,大搞经济刺激,由乡里的收购站贴一张“收购田鼠皮”的告示就行了。

第二个方式收到的成效远比第一种好,因为一张田鼠皮收购价高达五角钱!对苦无挣钱出路的人们来说,这五角钱可不是个小数目。为了这不菲的五角钱,你可以看见,从春末一直到中夏,田野里活跃的捕鼠人,始终络绎不绝。有的人家,一家人连大人带小孩倾巢出动;有的人家,是兄弟几个搭伴跑了出来。当然,也有的是由好友组成一组,相邀而出。一般来说,几乎没有独自一人出来捕鼠的。为什么呢?因为捕鼠的办法一般是用水来灌,即发现田鼠钻入洞后,得赶紧跑上去,用提着的大桶水去灌。这样,用不了半桶水,准能将田鼠灌出来,生擒住。

田鼠好捉,但提这一大桶水在田野里行走,可非易事。这样,几个人合作着出来捕鼠,就很正常了。如此捕鼠不仅省时省力,效率高,还特热闹,特有意思。当然,对我这样的学生来说,一般仅限于周末才能出去。出去半天,一般能逮回五六个,逮回八jiu个的情况也有。此种运动,最盛行的时候是在我上小学五年级和初一的时候。这为我们这些发财心切的小家伙们提供了一个立竿见影的、激励性很强的生财办法,也为我们购买小人书提供了一个充足的资金池。

有一年,受灭田鼠运动的成功启示,乡里还进一步扩大了灭鼠范围,连家老鼠也一并囊括了进去。且还由学校给我们每个学生下了指标。完成任务,有奖;完不成,则由老师在课上批评。灭家鼠的奖励力度不大,灭一只才给五份钱。兑奖办法是,把老鼠尾巴交给老师,由老师造册登记,到乡里去领钱,领回钱后,再发给学生们。

由此所得的钱,我家里从来都不管,完全可以自行支配。别人家也是如此,很少管孩子所得的这点钱。小伙伴们,用自己这些劳动所得,或买几本小人书,或买几样学习用具之类的东西。当然,小人书永远是首选。不过,这种书只有在二十里外的县城书店才能买到。从三年级开始,我就开始在完全没有大人陪护的情况下闯县城了。每次出发前,小伙伴们就提前做好盘算,什么时候走,和谁一起走,什么地方集合碰头,等等,都规划得详详细细。每逢出发日,不到三五分钟就能把人凑齐,迅速上路,效率非常高。

出发时间,一般都在周日早晨,中午过后就能赶回。有时也会逃课去,但很少,不是不敢逃课,是怕中午赶不回,让家里发现,因为往返一次至少得四个半小时。通往县城的道路有好几条,有柏油公路,也有沙土路,还有一条铁路。那时的路,无论公路,还是铁路,上面的车都很少,尤其是铁路,还是单轨,运力一点也不繁忙,半天都难见一列火车,行走在上面十分安全。而且,铁路弯道少,坡度小,省时又省力。所以,我们都爱走铁路去。从铁路去时,一路上我们边走,边比赛沿铁轨,看谁能在上面行走时间最长且不掉下来。没有计时装置,就数铁轨,谁走得铁轨多,谁就赢。铁轨是有缝铁轨,一节不超过二十米,很好数。

在耍耍闹闹、说说笑笑中,二十多里的路不知不觉就到了。来到县城,我们哪也不去,就直奔目的地——新华书店。在书店,一群小脑袋齐刷刷地趴在一米多高的柜台上,兴高采烈地望着对面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小人书,恨不得一次全买下来,但每人手里的钱一般只够买个两三本,最多不超过五本。受此刺激,那时我最羡慕的工作就是书店售货员了,每天都有看不完的小人书,那种感觉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书买好以后,一刻都不多停留,立马往就回返。但回来时就不像去时那样轻松了,经过一上午的奔波,众人都又累又饿,体力也所剩无几。一路上,几乎每走几里,就停下来缓一会儿。同样的路,回来时要比去时至少多用上jiang近一个小时。在饥饿和疲乏的双重折磨下,之前的欢声笑语也没了,一个个都只盼着快点走回家,饱餐一顿,再好好歇上半天。

走回村子时,一般都在下午一两点之间。在距村子不远时,经常可见母亲们一个个立在村口,焦急地东张西望。一望见自己的母亲,大家立马就忘了劳累,呼喊着飞奔而去。

见我回来,母亲既不责骂,也不怪怨,只是催促着赶快回家吃饭。上炕后,母亲立即就把热腾腾的饭菜端给我,让我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吃个肚大腰圆。我吃饭的时候,父亲、母亲已一人手里一本小人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了。

最新小说: 都市医仙 望眼欲穿 势不可挡 重生之心动 天价萌妻 我自地狱来 天歌·三生不负三世 都市风云乔梁叶心仪 岂言不相思 医妃倾天下元卿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