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剑问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军阀治世 > 第二十五章:榜文

第二十五章:榜文(1 / 1)

头盔和板甲虽然制造了出来,但还都是用熟铁锻打而成,还没有用钢的地步。山东缺少铁矿,特别是登莱二地。

铁矿都集中在中西部,登莱二地几乎没有。所以赵岩一时间没办法大规模发展冶炼技术。

都是从外地进口铁料,然后在进行加工。

经过实验,熟铁锻压而成的板甲防护力明显高于扎甲,同时灵活程度更是高出了许多。用锋利的钢刀劈砍板甲,虽然能砍开一个口子,但却会被卡住,无法砍深,士兵最多也就受轻伤。

用枪刺的话,倒是可以刺进去,但力道要非常大。一般战场上厮杀,不可能用出如此大力道,没那时间去准备。

头盔的造型采用从正反两面上看像有弧度的v字型模样,两个v组合在一起。这样的设计,能有效抵挡箭支的袭击,可以让箭支滑开。

萨尔浒之战时,领一路兵马前进的大将杜松就是因为戴了劣质头盔,被后金一箭爆头,徐光启因此上疏重新设计军服,不过最终没有被采纳。

……

五月,已经进入了仲夏时节,陈钟盛上个月上疏开放海禁之请,很干脆的被打了回来,遭到了众位大员的反对。

山东海禁是触动一些人的利益的,因为一些人认为,山东海禁若开,西三府的繁荣必定受到影响。

这个结果并没有超出赵岩的意料,提议开放海禁的人不少,比陈钟盛更具有话语权的人都提过,但都没有一个成功。

同时这个月骡机和水力织布机也研究了出来,经过测试,这两个东西能纺纱织布。第一台骡机带动了200个纱锭,纺纱速度快出了上百倍。水力织布机快了四倍左右,与原先的预计有些出入。

质量方面,骡机纺出的纱线并不比如今市面上的纱线高出一些,但也高不出多少,毕竟明代的纺纱质量可是世界上最精致的。而随着满清入关后的大屠杀,纺织技术才退步了。就如同宋朝灭亡后一般,许多技术都没有传承下去。

水力织布机织出的棉布,质量则比市面上高档的棉布差了一些,但也算是高档行列,比那些中低档的棉布更有市场价值。

水力骡机和水力织布机的成功,赵全和赵岩商议之后,扣除了今年可能要用的银子,划出六十万两来进军纺织业,今后这一块施行读力核算。

几个月后棉花就要成熟了,所以骡机和水力织布机也应加紧时间建造,同时还要严防技术被人偷学了去。

纺织厂计划建在沙河沿岸,毕竟赵家堡边上这条河流并不大,而且军器局要用。

这个月不断有流民前来赵家堡,然后在唐正泽的组织下,安顿在黄县的无主土地上。

去年安顿下来的屯民,此刻进入农闲时期,各家各户都领了些家畜的崽子回去养,边在团练的主持下进行艹练。

来到黄县的流民可谓源源不断,济民商行已经铺遍山东,每个州县都能看到济民商行在招募流民。

山东各地的流民一时间少了大半,这让朱大典甚是欢喜,这些流民可是动乱的根源,偷窃、抢劫,一个不好还会酿成大规模的流贼。

只要这些流民能安定下来,一般也闹不出什么祸端。在当今圣上脚下做官,随时都是充满危险姓的。只要山东能够平靖,以后的官途也能平坦。

除了山东的流民,济民商行正在往北直隶和河南方向招募流民,已经开始在沿途设立补给站点,供应流民路上的吃食。

河南自是不用说,河南已经是连年蝗灾,黄河一带的蝗灾绝对是历史悠久,直到后世才被消除。

有蝗灾,自然是有旱灾。旱灾蝗灾肆虐的河南,存在着大量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百姓,流民自然是多得很。北直隶这些年同样是旱灾不断,加上满清的破坏,富庶的北直隶已经变得十分萧条。

山东境内的流民,许多因为活不下去都当了土匪、盗贼。这些土匪和盗贼通常都是青壮。

因此五月初,赵岩上报朱大典登莱剿匪一事。对于这种肯定能通过的事情,赵岩一般都会向朱大典上报,表现得十分安分。

果然,没过两天朱大典就发来回复,让登州知府陈钟盛和莱州知府孙耀光配合剿匪一事。

赵岩随即写了两封信,发给登州知府陈钟盛和莱州知府孙耀光。

陈钟盛与赵岩的交情虽说不深,但也还算不错。而莱州知府孙耀光对赵岩就有些不感冒,不过巡抚大人既然有令,也对这次剿匪行动做出了回应。

没过几天,登莱二府各州县都贴出了榜文。不由引起了百姓的围观。

“上面写着什么?”

“王先生,快给大家念念,上面写了什么。”

一个年过半百的秀才看着榜文,边念道:“四年孔有德作乱山东,六年方平。以至登莱荒芜、匪盗丛生。新任登莱游击将军赵岩,奉命总剿登莱匪患。然登莱二地匪盗多数本为良民,念尔等落草是为局势所迫,若能悔改则既往不咎。悔过者可往当地官府自首,由官府发放耕牛、种子组织屯垦。若不悔改,可待剿之……”

这榜文贴遍了登莱二地各州县,消息迅速的就传开了。

那些土匪并非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抢到东西自然要销赃,而且弄到银子总要花的,州县是那些土匪经常出入的地方。

一时间消息传便登莱匪盗,许多土匪都不以为然,听到这消息唯有冷笑。官军进剿?开什么玩笑,那群贪生怕死的官军怎么可能会去剿他们。

在他们看来,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罢了。

但也有一些土匪见到这榜文后,带着手下的小弟到官府自首了。毕竟现在登莱二地的土匪,很多人都是无奈之下才落草为寇。

榜文一出,见能过上光明正大的生活,一些土匪头子还是乖乖的去自首。期间自然少不了闹出散伙的事儿,甚至是因为想法不同而发生内斗。

自首的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则是在无视或者观望。

那些自首的土匪,都被送到了赵岩那儿。榜文上虽说耕牛、种子等物由官府出,但实则是赵岩出。官府怎么可能会出钱,在那些官员看来,出钱安置流民还不如往自己口袋里塞。

毕竟现今做官不容易呐!给上官送礼,给吏部送礼都是必须的,甚至都形成制度了,例如在上县,知县上任,下面的县丞、典史得出七两银子孝敬,中县五两,下县三两。

若是知府,上府最少得几五六百两见面礼,中府二三百两也是跑不了的,地府的话,百两银子也是肯定的。

明朝的官员虽然很少横征暴敛,是因为他们可以贪污已经收上来的银子。因此翻开史料就会看见,经常看到某地某地官员拖欠税银,皇帝勒令他们限期上缴……

而地方官员之所以很少横征暴敛,则是因为言官太厉害了。那些言官不仅京城有,而且各省也有。

言官甚至连皇燕京敢弹劾。

这些言官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因为他们以参倒他人为荣。一旦把某boss给打翻在地,他们就扬名天下了。

出名了有很多好处,走到哪都会有人把他们奉为上宾。

当然,言官的心态也是有所不同的。

众所周知,言官是一个没油水的职务。

穷的言官,光脚不怕穿鞋的,出了名曰子就好过了,多少会有一些收入。而富裕的言官,求的则是一个‘名’。

就如同后世的明星一般,谁都想成明星,特别是互联网时代,那真是各方妖孽辈出。言官则是最容易出名的官员,出名也就是他们的奋斗目标。

地方官员若横征暴敛,难保会被参上一本。就算朝中人脉丰厚,照样参你一本。

所以明代的官员,多是开一些不高的杂税。而对百姓压迫厉害的,还是那些小员小吏。那些使吏没办法贪污收上来的银子啊!只能在收税时做些手脚。

——————

迟来的第二更。。。。

lt;ahref=gt;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起点原创!</a>;

最新小说: 染指皎月 抗战之超级空降 开局就造歼星舰! 云台春 我死后,嫡兄们都疯了 七零之炮灰养娃 福晋 嫡女谋嫁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 明末:从土匪到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