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剑问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鼎革 > 第十三章 种田 5 ·过年

第十三章 种田 5 ·过年(1 / 1)

()月二十三,过小年,长开始进入过年状态。//百度搜索看最新章节//这唐高氏起来,敲醒唐无病,“去,写副灶联。”

啥叫灶联,唐无病哪懂啊,张嘴就问,唐高氏笑骂着,“堂堂一个举人连灶联都不会写?”

银杏笑笑给唐无病解围,“过往奴家里写过,上联好像是上天言好事,下联是下界降吉祥,还有,还有横批呢,四季平安。”唐无病冲她笑笑,摆开了笔墨,很快写好一副,银杏欢欢喜喜地把灶联贴到灶君神龛旁,唐无病第一次注意到这里还有个小小的神龛。

接着庄五第一个敲门进来,要灶联的来了。这一天,唐无病啥事没做就顾着写灶联,一开始一副一副写,到后来,干脆流水作业,先写个一百副上联,然后一百副下联。

一天下来总共写了不下两百副,把他累的腰酸背疼。

到了晚上还不停,吃过饭银杏拿出早就准备好了东西,几张饼子,几块猪肉,还有一点糖,几个碗摆在灶口前,唐无病被娘亲押着过来以唐高氏为,三人拜了灶君,唐高氏口中念念有词,“灶君爷上天说好话,不好的可别说……”

写了一天的灶联,唐无病说要遭。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唐无病就爬起来,穿好衣服,偷偷摸摸走人,到了院子里,正好碰上正在生火做饭的银杏。银杏小声问道:“哥,去哪啊,饭还没好呢。”

唐无病嘘了声,“有人来找,就说我去王家了。饭就不吃了,你一会服侍娘吃吧。走了。”

举人老爷蹑手蹑脚开门吱呀一声,却看到庄五的大脸盆,那一张血盆大口咧开,也知道他哭还是笑,“十八爷,等你半宿了。”

“干嘛?”无病明知故问。

庄五笑着拿出两条红纸“嘿嘿。俺娘说个年对。图个喜庆。”唐无病透过他朝外望去。一溜人快排到巷口。

唐无病苦着脸退回院子。招手。“你们总得等我吃完饭了吧。”从腊月二十四开始连续两天里惟一能写年对地举人老爷挥墨如雨。狂写对联。

可怜肚中无墨地唐无病只依稀记得四副春联。还是当年练字地时候。老爹逼着写地。

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一帆风顺年年好。【\/本\/文\/来\/自\/八\/戒\/中\/文\/网\/】万事如意步步高。

岁岁年丰添美满。家家幸福庆团圆。

春回大地风光好福满人间喜事多。

就这样,全村家家户户都有了春联无病想着,要不就用这个鼓舞一下王家民营的士气吧。又多辛苦一日写了二百对自送到王家给流民家庭送过去。

腊月二十六分年肉祠堂里,前一天屠宰完毕的七头大猪挂好,还有一蓝蓝的腊肉。一声锣响,太公分猪肉咯。这次分肉按照唐无病的建议,不论男女老幼,全部都分,男人两斤,老人儿童一人一斤。

按照族谱,一个一个唱名上前,九爷一刀下去,肉落,然后一甩,肉已经飞到称上,不多不少就是一斤。唐无病惊奇地看着九伯,眼里充满了敬佩。

“凭啥给他肉,九叔也给我一份。”分量上不差分毫,但下面的男丁们还为了不同的部分争执叫嚣着。

九爷一瞪眼,“你个狗才,谁都要腩肉,这猪肩给谁?少废话。”说着刀光一晃,一块猪肩卸下,手一挥,肉已经飞到称上。手法准确,恍如高手,唐无病扁了扁嘴,看来九爷当年必然是个屠户出身,怪不得平日里乡老开会,他手里永远掣着一把解手尖刀。

唐无病家里本来只应分得三斤肉,可举a

1|6|

**人老爷加族长有点特权是应该的,九爷挥舞大砍刀,一刀卸下一条猪腿塞到唐无病手里,足有十斤重。唐无病连声说使不得,可下面的丁壮众口一词,“举人爷爷不要这肉,其他人还怎么分?”

腊月二十八洗邋遢,一大早,银杏捋起袖子,天还没亮,就里里外外地打扫起来,唐无病看着她灵动的身影屋里屋外地忙活着,几次他想拿起个抹布擦擦桌子都被银杏夺了过来,垂着头细声说道:“哥,放下,坐着吧,实在没事干就出去串串门,这些粗重的功夫,怎能让男人来干,人家知道了,会笑话的。”

唐无病长叹一声,眼眶中有股热流在回转,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女人哦,勤劳贤惠,永远默默寡言,让自己心目中的男人无忧无虑。

忙活到下午终于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银杏用她那冻得通红的小手,在干净崭新的窗纸上贴着窗花,这些窗花都是她晚上对着油灯一点一点剪出来的。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民俗文化没有改变,年年有鱼,三阳开泰,喜鹊登梅,和合二仙,马上封侯,福禄寿三星。经过银杏精巧的手剪出来,精美绝伦。

大年三十终于到了,从早上开始,孩子们已经乒乒乓乓地放起了爆绣,这个时代的爆绣就是在一团纸里塞

药,简单明了,惊天动地。

银杏就如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从早上开始,忙里忙外,猪肉腊肉、蔬菜野菜洗得干干净净挂在院子里,然后又拿了两斤新的麦子放到磨里磨出新面粉。

夜幕降临了,银杏把灯笼挂到了门前,整个长内每家每户都点起了灯笼,远远望去,这是一篇红色的海洋,生活的气息从灯笼的暖红中渗透出来,崇祯三年最后的一天啊,让人永生难忘。

银杏把年夜饭做得尽可能丰盛,油腻的红烧肉,腊肉炒的:菜,还有南瓜闷的腊肉,还有年糕,野菜……足足八大碗。

唐无病拿出一壶酒,给母亲、银杏倒上,“来年了,先祝贺旧的一年中,咱家多了一个妹子。妹子辛苦了,哥哥经常在外,全靠你照顾这个家。”

银杏微笑着看唐无病,满面绯红高氏也举起了碗,“辛苦闺女了。”

银杏摇摇头“不辛苦,妹子得了什么,还是大哥辛苦。”

什么话都不说,碰碰杯,一声清脆悦耳的声音之中无病一饮而尽。银杏浅尝一口,看看无病只见他摇摇头,银杏又喝了一口看看他,无病还是摇头,最后一口把酒全喝了,呛得只咳嗽。唐高氏心疼地给她敲着背,埋怨着儿子“有你这么让杏儿喝酒的吗?”

唐无病又倒了一碗,“一了一口吧,喝口酒暖和。”***摇曳中的银杏娇俏动人无病端着酒碗傻傻地凝视着。

年月晚,鞭炮声声伏彼起。过了子时后,鞭炮声渐渐稀了,反而很宁静。

小儿已呼呼入睡,梦见了新的一年的喜悦。大人却毫无睡意,守岁待天明。

唐高氏年纪大熬不到二就上了床,唐无病和银杏熬到快天明终于把饺子包好,在大明朝这叫扁食,唐无病捏好最后一个小元宝,拍拍银杏,“妹子,去睡吧。”

银杏摇摇头,其实已经困得摇摇晃晃,但仍然强撑着。黎明前格外寒冷,唐无病拿过一件羊皮坎肩,轻轻搭在银杏身上,手再也没有离开,只感到银杏的身体僵硬了一下,随即放软,无病手上微微使劲,银杏倒在男人怀里。没有人说话,灶里的火苗映红了两人的脸庞,银杏眼皮再也睁不开了,在男人强壮的怀里睡着了。

明交五更,天已黎明,灯笼仍亮着,火塔塔的火焰已经没有了,守岁的大人们叫醒了睡熟的孩子:“狗娃,天明了,快起来放开门炮!”

狗娃们高高兴兴地起床,先在屋内放一炮,“咚”的一声,震得窗户也在响,然后把门打开,在门外也放了一个大炮,这叫开门炮,预示着新的一年开始了。接着放一串鞭炮,也有的放子母炮,家家一串炮,噼噼啪啪,一声比一声高,一声比一声急,如隆隆巨雷,响彻山崖,震动天宇,在隆隆炮声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炮竹声中,无病将银杏抱到床上,这孩子太累了,足足六七天忙里忙外,每天睡觉不过三个时辰。无病轻轻拉过被褥给她盖上,熟睡的银杏脸上依然是那份幸福的笑容。

作为族长,唐无病还有重要的工作,他来到祠堂,几位乡老到得比他还早。大年初一的祭祀祖先开始了。唐无病给众位老人拱手作揖,一一拜年,然后在二爷的主持下,几位乡老献上了猪头、瓜果等祭祀物品。初一的拜祭主要是乡老们进行,按照长的风俗,这一天大伙是不出门的,都在家里猫着。唐无病因为是族长也要跟随着学习一下如何主持族里的祭祀。

折腾完了,唐无病回到家,银杏已经煮上了饺子,唐无病先是去母亲的房间给母亲拜年,老人让他自己去拿压岁钱,唐无病在枕头下拿出一个红纸,里面果然有两枚铜钱。

吃饺子啦,这些饺子是用猪肉和野菜和的馅,用猪肉榨的油,吃起来很香,唐无病又有想流泪的感觉,到了明朝大半年了,第一次吃到饺子。银杏在碗里翻了半天,夹起一个饺子放到唐无病碗里,然后大眼睛就在旁留意着,唐无病夹起那个饺子放到嘴里一咬,嘎嘣一下险些没把牙给咬掉了,里面藏着个铜钱。

银杏乐了:“哥,吃福啦,一年鸿运当头。”

唐高氏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微微笑着道:“你哥最大的鸿运就是早点娶上像杏儿那么贤惠的媳妇,给我抱个大胖孙子。”银杏的脸恨不得缩到脖子里。唐无病咳嗽一声,不敢说话。

初二开始拜大年,初五送五穷,初七过人七,人们在困境中寻找着快乐,长的过年欢庆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闹过了花灯,吃过元宵,这个年才算消停下来。

鼎革13_第十三章种田(5)·过年更新完毕!

最新小说: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霓裳铁衣 三国美色 催昭嫁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我的女友是诡异 公主万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