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已经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了,我看到了人生的希望。我重新走进了读书馆,有灵感的时候就动笔写一写,这需要时间慢慢沉淀,我没有急于投稿,年底买台电脑吧,这样写作快多了,也方便查阅资料,表姐喜欢拍照,就怂恿她去买台相机吧,这样的话……,我的人生有了新的规划,年底的时候估计是带不回女朋友了,但我带回去了希望,不管父母们能不能理解,我会做出成绩给他们看的,用事实说话更有说服力。
周末的天气在昨晚的一场友情的暴雨洗礼后变得非常地凉爽,我把看过的小说塞进刚买的特价背包里,与正在看电视的表姐夫妇挥手告别,这个周末我准备在大学城读书馆旁的广场里用《***的葬礼》来陪我度过。
走到大街上买早餐时,看到楚人的玉儿和大元推着一辆粉红色单车在等人,一出门就碰到漂亮的同事,今天的确是个好天气。
“去哪啦?”大元绽放着属于戴有矫正器才会特有的微笑向我召唤,一边的玉儿莞尔一笑,显得含蓄得多。
“去还书,不错嘛!你们还有车开。”我升华了她们纯低碳的交通工具。
“是有车骑,用不上‘开’这么高级的字眼。”大元一本正经地特意拖长了骑的音调。
在大家相互会心的一阵微笑后,我离开了两位姑娘,继续前进,站在十字路口的小宋老远看到我就是一声嘹亮的招呼“去哪啊?”
“去大学城,”我朝他挥挥手,“你呢?”
“去老乡那。”宋笑着回答。
在读书馆还掉旧书,找到这本因为有缘才渴望去读的《***的葬礼》。说有缘是因为第一次听到这书名还是追溯到三年前,当时从兰州来公司实习的小梅和玛丽跟我这个师兄谈论文学时,小梅向我推荐过这本书,只是当时我觉得稚气的她推荐的书肯定不会适合我的胃口,觉得那应该是本只能牵住雨季花季少女的爱情读物。直到他俩回到兰州后几个月,我在一次阅读冰心的散文集时,里面写到关于给霍达的《***的葬礼》作序的一些感想后,我才知道原来这本书不是一般的言情小说,而是一位回族作家的一部属于中国现代百花齐放的文坛上一朵异卉奇花之奇作。于是有了想阅读它的念头,但由于忙别的事情又搁浅了。直到上个星期在一次读书会友的网络论坛中看到好些人推荐到这本书,而且在经大家推荐而列出的读书排行榜前十名中,《***的葬礼》赫然在列。于是,我在心里面坚定了下一本将要阅读的书就是它——《***的葬礼》。
看了几个小时,我心里面很清楚地告诉自己:接下来一周的空余时间将要属于这本书了。
看累了,听到旁边的人在议论欢乐谷的新项目,也将会是最刺激的,将在今年金秋为大家开放,想到落叶铺满大地的秋天时,我的欢乐谷优惠券早已过期了,心里突然有了去欢乐谷玩的冲动,打开钱包,刚好优惠券被夹在里面,于是冲动彻底沦为行动,从木藤椅上一跃而起,我踏上了去欢乐谷的旅途。
进入欢乐谷,到处都是中小学生,稚嫩的欢笑声让我这个上了‘年纪’的旅客有点格格不入,看来今天的欢乐谷属于他们。我只能以过来人来当旁观者了。想要与他们为伍,光靠放低心态还不行,关键是没法让他们看我也像是十几岁的小少年。在鬼屋门口,看着一群中学生在门口就开始尖叫着,然后兴奋又带着恐惧挤挤攘攘地走进去,让我回想到两年前和同事进鬼屋时的情景,时过境迁,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褪去了青春的光环,也失去了青春的同事为伍,一股浓厚的怀旧感笼罩着我,笼罩着一群快乐中学生旁边的我,仅仅是我,与他们的快乐毫无关系。等了一段时间,终于在有了几个同龄人带头后,我才有了走进去的勇气,可回头一看,后面跟着的又是一群小女生,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走进去没几步,后面的小女生就吓得没影了,只听到后面尖叫声一阵阵扑进来,怪阴森的。我们前面的几位叔叔阿姨只能等一下她们了,等到她们终于跟到我背后,我突然有了一种做她们领头的自豪感。
“拉着我的背包吧!”本来想说我牵着你吧,但担心她在同学面前难堪,也避免前面的人误会我有吃嫩草的嫌疑,于是我改口用最安全的方法帮助她们。
“恩恩....”像得到救星似的,小女生赶紧紧紧抓住我的背带,一连串急促的应答,在黑暗中我能感觉到她像小鸡啄米般的点头。
接下来的探险途中,她的尖叫声依旧不减,而且听起来她的尖叫声比后面的同学声音要大好几番,这让以充当她救星身份的我感觉好没面子,我就那么没保护力吗!
“什么时候到头啊?”她开始用普通话颤栗。刚才跟同学们一直是用地道的白话,依附我后知道改用普通话,看得出是对我的尊敬,看来还是位很懂事的小女生。
“快了,总共也就几分钟路程,都已经过半了。”我以大叔的口吻鼓励她。
“哦哦!谢谢!”她欣慰的答谢让我突然感觉像是在照顾着自己的小侄女。到了出口,我非常自然地拍拍她的肩膀,
“好了,到达安全区了。”
这时她看我的眼神里居然有了一种依赖感,看得我暖暖的,好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