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剑问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朝演义 > 第十六章任性皇帝朱厚璁

第十六章任性皇帝朱厚璁(1 / 1)

明世宗朱厚璁(1507年~1566年),又作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是明宪宗庶孙,兴献王朱佑杬嫡子。1521年--1566年在位。在位45年,在位时间之长,在明代十六帝中仅次于神宗。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

但不久与杨廷和等朝臣在议兴献王尊号的问题上发生礼议之争。史称“大礼仪”之争。执政后期崇信道教,被宫女勒住脖子,吐血数升,史称“壬寅宫变”。此后不再理政。庙号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驾崩。谥号钦天履命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北京十三陵之永陵。

嘉靖帝个性很强,认定的事大多难以改易,他不仅本人信道,当上皇帝以后,还要全体臣僚都要尊道,尊道者升官发财,敢于进言劝谏者轻则削职为民,枷禁狱中,重则当场杖死。嘉靖帝时道士邵元节、陶仲文等官至礼部尚书,陶仲文还一身兼少师、少傅、少保数职,这在明朝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嘉靖皇帝,一心求长生不老,他到处搜罗方士,秘方,许多人因此而一步登天,一些文人也因为给嘉靖皇帝撰写青词(道教仪式中向上天祷告的词文)而入阁成为宰相,当时民间就有“青词宰相”的说法。

正德十六年(1521)五月,按照内阁大学士杨廷和、礼部尚书毛澄的意见,朱厚璁“宜称孝宗为皇考,改称兴献王为皇叔父兴献大王,兴献王妃为皇叔母兴献王妃”;对兴献王和兴献王妃,朱厚璁一律称“侄皇帝”;益王第二子朱厚炫,继兴献王后,袭封为兴王。

这样的安排,就等于将兴献王朱佑杬惟一的儿子朱厚璁过继给孝宗为子而正式成为武宗的弟弟,以继承皇位,再将益王的儿子朱厚炫过继给兴献王朱佑杬,继承王位。对于这样拔萝卜似地拔来拔去的安排,朱厚璁回答说:“事体重大,再讨论说来听。

显然,朱厚璁无法接受自己称自己的亲生父亲和母亲为叔父、叔母,而称呼根本没有过继手续的伯父为父亲。但是,礼部尚书毛澄等人的复议依旧坚持前议,并且高唱“为人后者为之子,自天子至于庶人一也”的高调。朱厚璁的批复依旧是要礼臣们再去讨论。

也许,他需要等待,等待一些人站出来为皇帝讲话。直到七月,事情仍悬而未决。新科进士张璁上疏,针对“为人后者为人子”的说法,指出如果兴献王健在并且即位的话,难道兴献王也要做孝宗的儿子么?认为朱厚璁所继承的大统,实际上是太祖之统,是来自祖父宪宗的。

而且,张璁说:“现在要迎养圣母来京,称皇叔母的话,就要讲君臣之义了,难道圣母要做皇帝的臣子?且长子不得为人后!”这一番议论,在朱厚璁听来,自是高兴,说:“此论一出,我们父子就可以保全了。”但是,在大臣们看来,张璁的议论无疑是奸邪之论,意在讨好皇帝。

因此,纷纷上疏要求惩办张璁及其同党桂萼。但是,朱厚璁好不容易找到支持他的人,哪里会惩办呢!于是,他不久后即命张璁、桂萼两人进京与京城的大臣们来议礼。大臣们自然是极力阻挠二人入京,一方面与皇帝妥协,一方面攻击张璁和桂萼两人心术不正。这样,围绕着议礼这一事件,朝臣中已分成两派:一派是一派是以张璁为首的主张尊奉兴献王为皇考的;一派是以杨廷和为首的主张尊奉孝宗为皇考的。

嘉靖三年(1524)七月,皇帝命去除“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中的“本生”二字,遂引发了反对皇帝过度尊崇亲生父亲的哭门事件。杨廷和的儿子杨慎对众臣说:“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于是,群臣跪伏于左顺门,大呼太祖高皇帝、孝宗皇帝。朱厚璁命太监传谕说:“尔等姑退!”

但是,群臣到中午时分仍然伏地不起。于是,皇帝命锦衣卫将翰林学士丰熙等8人逮入诏狱。杨慎等人于是撼门大哭,一时“声震阙庭”。朱厚璁大怒,将五品以下官员马理等134人逮入诏狱拷讯,四品以上官员姑令待罪。但是,朱厚璁余怒未息,命将杨慎、张原等纠集者实行廷杖。张原当时即被杖死,杨慎等或削职为民,或充戍边疆。这件事,当时也称为“大礼狱”。

嘉靖四十四年(1565),皇帝病重。太医徐伟遵诏前往医治。世宗坐在小床上,龙衣拖在地上。徐伟怕踩着龙袍,远远地站住,不往前走。世宗非常奇怪。徐伟说:“皇上龙袍在地上永陵,臣不敢进。”

诊视完毕后,世宗给阁臣们下了一道手诏,说:“徐伟刚才说‘地上’,最能体现他的忠爱之情。地上,人也;地下,鬼也。”徐伟听内阁大臣一说,吓得一身冷汗。刚才若是无意中说“龙袍在地下”,恐怕自己早已先变做鬼了。这种对文字的敏感,说明世宗自知自己来日无多了。

果然,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十四日世宗被众人从西苑抬回到宫城的乾清宫中,规规矩矩地龙驭宾天了。据后来以徐阶为首的一批大臣们的主张,道士王金是害死世宗的罪魁祸首。世宗是不是服用王金等人所炼的丹药而死?

这个问题,到隆庆三年(1569)时便模糊了。当时的大学士高拱为了报复原首辅大学士徐阶,对穆宗说:“如果要追究王金等人的罪责,就说明先皇之死是非正常死亡。先皇活了60岁,却最后留在世间一个暴死的名声,恐怕不好吧!

所以,此后对于王金等人的调查也就结束了。但是,从世宗喜欢服用丹药的特征看来,他的死,未尝不是服用丹药过量的缘故。无论如何,在嘉靖四十五年(1566),朱厚璁死了。留在他身后的,是一个不安的边疆和海域。

“壬寅宫变”。原因是嘉靖皇帝一心求长生不老,方士们告诉嘉靖皇帝用每天早上的露水炼丹效果很好,可以长生,于是,嘉靖皇帝组织了许多宫女清早为他去采露,采露工作非常辛苦,宫女们实在忍受不了,决定杀死嘉靖皇帝。

公元1542年12月21日深夜,以杨金英为首的宫女们趁嘉靖皇帝熟睡之时,潜入他的寝室,众人按住嘉靖皇帝,用绳子勒住他的脖子,眼看就要大功告成,由于紧张宫女将绳子系成了死扣,怎么也收不紧,这时被一个婢女发现,跑出去报告皇后,皇后马上领人来救架,嘉靖皇帝大难不死,宫女们全部被捕,几天后被凌迟处死。

海瑞上书说:嘉靖嘉靖,家家干净。气的嘉靖要杀海瑞,大臣劝阻才没杀。

在中国古代200多位封建帝王中,按在位时间排名,嘉靖皇帝排第5名,康熙最长,61年,乾隆60年,汉武帝54年,万历48年,嘉靖45年。

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很著名的事件,一个小官,户部主事海瑞向嘉靖皇帝上了一道奏折,他用最直接和最激烈的语气抨击嘉靖皇帝的错误,简直就是指着皇帝的鼻子在骂,里面有些话说的非常过火,比如什么“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嘉靖看完了大怒,将这个奏章往地上一扔,对左右说:“快去抓住这个人,不要让他跑了!”身边的太监对嘉靖说,这个人素有痴直之名,听说他上疏时,自知必死,便买了一口棺材,与妻子诀别,在朝门等着判罪。家中的奴仆全部都逃走了,他是不会逃走的。

嘉靖听完了之后,忽然对这个人产生了一点兴趣,他捡起了那份奏章,又仔细的看了起来。在大明天子里,算的上心胸比较狭隘的嘉靖皇帝,居然对这份奏章读了很多遍,看完了之后,他对左右的人说:“这个人很想做古时的比干啊,可是朕难道就是纣王吗?”我们很难想象当时嘉靖皇帝复杂的心情,海瑞的一些言语,的确戳到了他的痛处,他自己也曾经对徐阶说,海瑞有些话讲的还是有些道理的。但是他对海瑞可能还有一些不屑,一方面觉得这个人有点为了成就自己的比干之名而故意出来表现自己,另外一方面可能认为这个有点过于理想化的书呆子并不理解自己这个做皇帝的苦衷。

海瑞很快就被抓了起来,刑部给嘉靖皇帝报上来的罪名是大不敬,判决是死刑。以前是嘉靖想杀人的时候,群臣劝阻,这一次大臣为皇帝主动拟订了死罪,奇迹的是居然被嘉靖皇帝否决了。但是嘉靖也并不准备把这个人放出来,就一直留他在监狱里。从中反映出了嘉靖当时非常矛盾的心情。辱骂皇帝,怎么说也是大罪,尤其是嘉靖不像他的伯父,堂兄,儿子,孙子,这些人平常经常被大臣骂连吭都不吭一声,而嘉靖是不会容忍被人骂的。皇后在他面前吃了下醋他都大发雷霆,何况是一个小官。但是海瑞确实保住了性命,而且命是嘉靖保住的。我们的嘉靖皇帝,这个时候也许在自我反思了。

这位名叫朱厚照的正德皇帝,不但是明朝,恐怕自中国有皇帝以来,也属于最能胡闹的一个。如果不是他的胡闹,这个皇位恐怕怎么也轮不上他的堂弟朱厚熜。

直到正德十五年的闰八月下旬,正德皇帝终于结束为时一年零一个月的南巡,带着俘虏了的宁王,乘船离开了南京,经运河返回北京。

九月初,船队路过黄河边上的淮安,淮安城里有个积水池,池面不大,却盛产鱼虾,正德皇帝甚感好奇,独自驾着小舟,驶往积水池的深处打鱼。这种事情对于他来说,也是小事一桩。北京的南海、北海,比这个积水池大得多,他也时常独来独往。

但这一次却有些不对头。刚才还是晴空万里,陡然间却是阴云密布,正德皇帝心中一阵莫名其妙的紧张,小船失去了平衡,人从船上翻落池中。在附近护驾的侍卫、太监大惊失色,争相跳入池中抢救,好不容易将皇帝捞了上来。农历的九月,加上前面还一个闰八月,这就到了公历的十月底,江北快立冬的天,可不是闹着玩的。正德皇帝受到冷水的刺激和落水的惊吓,从此一病不起,回到北京后不久,在正德十四年三月十四日死去,当时只有31岁。

原来,尽管正德皇帝生前有过无数的女人,却因为好折腾,故此没有给自己留下一个可以继承皇位的儿子。这就使得皇位的继承产生出悬念。

按照当时依“序”而立的规矩,正德皇帝死后应该当由他的儿子继承皇位,但正德皇帝无子;那么就应该由他的弟弟来继承,但弘治皇帝就只有正德皇帝一个儿子。这样,就得从弘治皇帝的弟弟中去寻找。在弘治的弟弟中,朱厚熜的父亲兴王朱佑杬最年长,所以就得从他的这一支里面来寻找继承人。

但是,即使朱佑杬还在,他也不能继承朱厚照的皇位,因为在中国传统的继承法中,没有叔叔继承侄儿皇位的。这样,就排除了朱佑樘还健在的所有的弟弟们,也就是朱厚照所有的叔叔们继位的可能性,这样,皇位就非朱厚照莫属了。他不需要付出任何劳动、不需要进行任何活动,也不需要像俗话所说“天上掉馅饼,也要起得早”,他可以从从容容,可以完全置之度外而坐享其成。他可是“天上掉馅饼,毋须要早起”。

最新小说: 催昭嫁 公主万福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我的女友是诡异 霓裳铁衣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三国美色